2019年9月18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语区犹太知识分子对伊休夫科教文化事业的建构(1882-1948)”学术沙龙(开题)纪要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403举办,赵继珂副教授和谷继坤讲师、项目负责人李晔梦和历史系的6名硕博士同学参加了沙龙。
项目负责人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德语文化圈密切相关,德语区犹太人是犹太复国运动的中坚力量之一,在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发展“民族家园”的过程中,德语区的犹太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该课题聚焦于1882-1948年间的“新伊休夫”时期,以巴勒斯坦地区科学研究、教育布局以及围绕民族国家建构发生的文化论争为宏观视野,重点探讨德语区犹太知识分子在巴勒斯坦的历史贡献。
文化犹太复国主义在以色列国家历史上一直处于弱势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以来,“知识分子群体研究”逐渐成为以色列国内及欧美犹太学界关注的热点。西方学界就德国犹太知识分子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相较于犹太复国主义史和移民开发史等问题,关于关于伊休夫科教事业发展、文化论争以及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零散。国内方面,仅有李工真教授和少量学位论文对德国的知识难民有所研究,尤其是李工真教授出版了高水平的著作《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2010)一书,但他主要聚焦于流入美国、英国的知识难民群体,对德国犹太知识分子流入巴勒斯坦地区的情况少有涉及。因此以德语区犹太知识分子为着力点,专题探讨他们对伊休夫科教文化事业的贡献并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有较大开拓空间。
项目负责人认为,该课题围绕着伊休夫科教文化事业的布局与发展进行专题探讨,力求从科学史、文化史、教育史的角度去刻画以色列国家的成长历程。通过对德语区犹太知识分子的研究,可以观察散居地遗产与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文化的融合,反映了古老的犹太传统与欧洲现代文化的碰撞,从而多维度地再现以色列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同时,该课题的研究对于如何调适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建设、理顺政治与学术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并且有助于理解当今以色列国家的科技文化体制及其创新发展体系的构成模式与内生动力。
课题负责人还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内容、重点难点、思路方法、创新指出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赵继珂副教授、谷继坤讲师和学生们就该课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赵继珂副教授指出,总体框架的第六章“美国德裔犹太知识分子与以色列建国”在体例方面与前几章节不一致,容易造成逻辑和思路的断裂,建议修改章节标题,并对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强化与项目主体的逻辑联系。谷继坤讲师建议该课题可借鉴冷战史“多国档案互证”的研究方法,从多维度多角度观测和研究德语区犹太知识分子对巴勒斯坦犹太社团和以色列国家建设的参与。与会同学也就课题中概念、内容和参考文献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沙龙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