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 崔勇:中国传统建筑与风俗 (2018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56场)

发布时间:2018-11-26浏览次数:14

讲座题目:中国传统建筑与风俗

主 讲 人:崔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讲座时间: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15时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

主       办: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承       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主讲人简介:

迄今为止的中国建筑史学名著,基本上是从社会学角度侧重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视为社会政治历史的派生物,而忽视了作为艺术之一种的建筑自身的规律和美学的规律,关注建筑伴随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建筑类型与技术风格的变迁,而缺乏审美关照,致使诸多中国建筑史学论著几乎成了史料和考证资料的汇编,而不是融历史与美学规律统一的动态发展的建筑史。倘若我们将既往的中国建筑发展历程与审美历程结合起来观照,中国建筑融形态与情态及生态三位一体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共生的营造智慧,诉诸人以原始建筑混沌之美、秦汉建筑朴拙之美、六朝建筑超然之美、隋唐建筑壮丽之美、宋元建筑优雅之美、明清建筑境界之美的新感觉与新视域,必然激发建筑历史的新阐释与美的发现。

内容简介:

通过传统民居建筑京派、徽派、晋派、苏派、川派、闽派及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风格流派与风俗的介绍,旨在揭示中国古代建筑情态、形态、生态三位一体的设计美学思想价值意义,同时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美学思想与审美特质即是本于“天人合一”生存之道,并在道法自然中执象而求与立象见意,于有限的时空体现无限的宇宙意识,追求情理交融的和谐境界及虚实相见与审美结合的诗意境界,凸现崇尚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营造哲理和生存智慧――建筑情态与形态及生态和谐共生,诉诸人以物质与精神及生态文明辩证统一终极关怀的文化审美意识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