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剑桥学派学案:关于现代政治系谱的争论
主 讲 人:蔡孟翰(日本千叶大学地球环境福祉研究中心)
讲座时间:2015年12月24日(星期四)14时30分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法商北楼1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蔡孟翰,日本千叶大学地球环境福祉研究中心特任准教授,研究兴趣为东亚政治思想史、政治经济学,业余兴趣为西洋政治思想、日本研究、国际关系。《腾讯·大家》专栏作家。近着论文: 《思考<易经>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收于《八卦城谈易-第三届中国·特克斯世界周易论坛文集》,2015年中出版;《21世纪的中日大战?东亚国际秩序中的“日本问题”》,收于《思想》第25期,2014年5月;《东亜的过去是西方的现在与未来-现代性与现代政治论述之商榷》,收于《普遍兴特殊的辩证:政治思想的探掘》,2012年;This Culture of Ours: Politics, Confucianism, and East Asian ident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15 (September 2011), pp. 1-20.
内容简介:
本讲座将简要交代剑桥政治思想学派的来龙去脉,特别检讨剑桥学派对(西方)现代政治兴起的讨论:从英国的学术文化史谈起,强调剑桥大学的制度与课程安排,从19世纪中叶直到今天,如何影响剑桥政治思想的研究与发展。之后,将集中讨论剑桥学派内部对现代政治兴起的两种诠释:其一,以斯金纳(Quentin Skinner)与约翰·博考克(John Pocock)为代表,认为现代政治出现在15世纪,成型于17世纪,完成在霍布斯的手里;其二,以伊思凡·洪特(Istvan Hont)与约翰·邓恩(John Dunn)为代表,主张17世纪仍是古代政治,乃是古代政治里的现代政治而已,真正的现代政治在18世纪才成型,现代政治的理论大师以亚当·斯密与卢梭为代表。主讲人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分歧,其实早在1970年代以前,剑桥诸位学者当中,已经隐然划分为二,约翰·邓恩在196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便正式揭开剑桥内部两种现代政治观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