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萧延中:史华慈反思“现代性”的睿智洞见与思想遗产

发布时间:2015-11-10浏览次数:15

 

时间:1111日周三1500

 

地点:法商北楼325教室

 

主讲人介绍:

萧延中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萧延中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既已因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的突出成绩,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萧老师主要关注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晚年毛泽东的思想状态,卓有成效。同时,仍然致力于海外毛泽东研究的译介工作,主编了《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等丛书,并屡获好评。

代表论文有 《理论生命的溯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学者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趋向》 《试论毛泽东“革命牺牲”的政治学》等。 个人专著有《巨人的诞生:“毛泽东现象”的意识起源》 《中国政治思想的“语言”与“言语”》等。

 

讲座关键词:

 

1、 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

美国当代著名中国学家,人类文明比较研究专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教授,世界中国学界大师级人物的地位,哈佛大学中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史华兹在语言方面掌握有英语、希伯来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俄语、拉丁语、中文及意第绪语(Yiddish)共12种语言,一直是哈佛大学东亚和中国问题研究方向的学术负责人。

 

2、现代性

“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

     现代性三大表现:

1、目的论世界的终结

现代性的表现之一是超越力量的终结,相信无神的世界,将世界变为清醒的世界,用韦伯的话而言,即是“除魅的世界”。

2、理性化世界

现代性的表现之二是工具理性的普遍运用。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有时会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

3、价值的多元主义

现代化的表现之三是价值由单一转向多元。多元的表现在于个体的价值逐渐被凸显,个体价值被摆在至高的位置,“我”成为了大写的“我”,不同的价值标准产生并碰撞。

现代性是当前的现状与趋势,我们当前的生活正在被现代性所改写。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性带来的巨大冲突与紧张。

 

 

 

 

办:

政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