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昝涛:帝国与族性——新奥斯曼主义的启示(思勉人文讲座225 / 思勉2014年校庆报告)

发布时间:2014-10-27浏览次数:8

  

主题:帝国与族性:新奥斯曼主义的启示(Empire and Nationality: On Neo-Ottomanism

主讲: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研究院副教授)

主持: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时间:2014113日(星期一)13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清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分处亚洲的东西两端,在20世纪初先后覆灭。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大致继承了老帝国留下的版图,而奥斯曼帝国则彻底土崩瓦解,原先帝国的主人(土耳其人)仅获得了一个局促于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党人奉行孤立主义主张,批判了帝国时代的扩张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专注于捍卫民族国家疆域之内的主权。但到1980年代之后,土耳其开始调整对外战略定位,努力与周边原属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国家交往,在理论上也催生了土耳其“帝国学派”的兴起,摒弃和突破了孤立主义路线,将帝国视野重新带入国家的内政和对外战略布局,其主张被称为“新奥斯曼主义”,引起了国内凯末尔主义精英的反弹与土耳其传统西方盟友的警惕。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体系应对国内国际问题的局限性日益显著,在此情势下,蕴含帝国情结的新奥斯曼主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是本次讲座讨论的核心议题。

 

主讲简介: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研究院副教授,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及社会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伊斯兰研究以及中亚现代史。主要著作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三联2011)、《世界文明史》(合著,北大2004)。他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央欧亚学系、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大学历史学系、中东技术大学黑海-中亚研究中心等机构做访问研究。近年来对“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渊源与多种形态展开深入研究,对这一全球瞩目的重要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与公共媒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