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的考古学研究”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8-12-25浏览次数:312

2018年12月19日下午1:30,何志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的考古学研究”举办第二次学术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美术学院334室进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何志国教授担任主持人,邀请上海博物馆李柏华研究馆员作点评人。

活动伊始,主持人何志国教授率先向大家报告了一年来在山西博物院、邹城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实地考察金铜佛像的收获。

本次学术沙龙讨论的重点是,何志国对南朝时期金铜佛像的初步探讨,以及七世纪前金铜佛像的五项个案研究。

何志国教授阐述举办此次学术沙龙的目的

何志国教授汇报国家社科项目“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的考古学研究”进展

第一位发言的是何志国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南朝金铜佛像辨识及相关问题》。何教授首先针对目前七世纪前金铜佛像发现“北多南少”的现状,提出了一个问题:南朝到底有没有金铜佛像?有多少?围绕这个问题,他从南朝金铜佛像的研究现状、确立辨识南朝金铜佛像的四项依据、对北朝造像的影响,以及南朝金铜佛像重要特征满瓶莲荷座和缠枝莲荷的来源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在长达一小时的报告中,梳理文献并列举大量图片指出,其实南朝的金铜佛像的存在,比我们了解到的要多,由于一些南朝金铜佛像的年代判断错误,特征鲜为人知,导致无法人们正确认知。

李柏华演讲的题目是《早期金铜佛像的CT扫描与鉴定》。李老师授作为上海博物馆青铜部青铜佛像领域研究的资深专家,有多年接触和鉴定青铜佛像的经验。他们介绍了现代先进的青铜器CT扫描技术,通过对几件早期金铜佛像的扫描后,发现内部有金属贴片和销钉,为我们以深入了解古代匠人铸造金铜佛像的工艺和判断金铜佛像的真伪,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李柏华教授讲授青铜佛像CT扫描技术

 

硕士研究生李建南演讲题目是《十六国时期金铜佛项光放射性纹样探源》。李建南在根据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十六国金铜佛项光放射性纹样,梳理了它的源流,认为佛像项光放射性纹样,最早与迦腻色伽一世金币上的密特拉有关。

硕士研究生刘壮勇演讲题目是《隋代金铜佛底座类型分析》。刘壮勇将他所收集的隋代金铜佛像的底座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包括单层单尊、单层双尊、双层单尊以及双层双尊等多类型,进行了归类总结,探讨了其源流。

硕士研究生刘晓倩演讲题目是《倒凹字形台座金铜佛衣纹样式考析》。她通过倒凹字形台座的金铜佛像平行线衣纹,将其与西北地区的造像碑佛像比较后指出,佛像上出现的平行线衣纹可能不是衣纹,而是一种雕刻的表现形式。

参与此次学术沙龙的老师和同学们

硕士研究生华樱淑演讲题目是《五世纪初期弥勒造像特征探讨》。华樱淑在这次报告中主要论述了5世纪初弥勒造像的特点,对北凉石塔、炳灵寺一六九窟和早期金铜弥勒造像的形态和衣饰进行分析。

与会的师生们在积极的进行讨论

在六位学者汇报完自己的研究成果后,李柏华研究员进行了点评。同学们就南朝金铜佛的特点以及金铜佛鉴定提问,老师们作了回答。现场讨论的气氛十分融洽,参与者无不被老师的幽默和博学所感染。

出席本次学术沙龙的有美术学院老师温熙超博士、徐中峰博士和李悦雯老师,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佛教美术爱好者三十余人。此次学术沙龙在下午四点圆满结束。大家都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仿佛还沉浸在知识的获取中,意犹未尽。

内容来源|张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