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下午三点,由陈赟教授负责的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礼运学’的综合研究”的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人文楼社科沙龙举行。来参加开题论证会的外校专家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邓辉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邓联合教授、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守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张文老师、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华勇老师、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雪雁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江求流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晓冰老师。
陈赟教授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礼运》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他指出虽然当前国内外对《礼运》的相关研究已经异常丰富,但是对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礼运》文本的整体脉络、深层主题、论证结构等等的深层研究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礼运》文本中的诸多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礼运学’的综合研究”这一项目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陈赟教授接着指出了本课题所拟完成的基本目标。第一个目标梳理总结历代的《礼运》学研究成果;第二个目标是撰写《<礼运>的思想世界》一书,旨在从新的学术视角出发,对《礼运》文本逻辑与思想世界进行理论重构;第三个目标是继续卫湜、杭世骏的工作,撰写立足现代学术体例的首部《<礼运>集释》,为《礼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书。同时,陈教授亦指出了课题实施过程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比如《礼运》学资料的搜集与筛选的工作量非常大;对《礼运》学中的基本问题,如大同与小康的问题、礼的起源与演进的问题、制度创设的根据问题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对学术积累和理论思辨的要求很高。
在之后专家评议阶段,各位专家首先对陈教授“‘礼运学’的综合研究”这一项目的开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个项目对推进海内外的礼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目所拟完成的几项成果都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对于“‘礼运学’的综合研究”这一项目的顺利开展,各位专家还提供了一些
具体的建议。
邓辉教授认为课题对礼运学的经学和经学史背景有所忽略,认为对于《礼运》学史所叙述的各个阶段,还是要作进一步的明晰化处理。邓教授还认为,《礼运》与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阐述。对于《礼运集释》的编撰,邓辉教授也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礼运集释》应该选择一个好的底本进行工作,在集释的取材方面,没有必要追求大而全。另外,邓辉教授建议对于《<礼运>的思想世界》的撰写,能不能划分为古典、近代两个时代,因为二者在对《礼运》的诠释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邓联合教授认为本课题的架构比较宏大,相应的工作量会有很多,这样对课题的完成会提出很大的挑战,他建议对于主题,可以作进一步的聚焦。另外,他认为课题有必要处理一下《礼运》跟法家、道家等各家学派的关系问题。在谈到《礼运集释》的编撰问题之时,他同意邓辉教授的看法,认为《集释》不应该追求大而全,他建议可以参考崔大华先生《庄子歧解》的注解体例。
成守勇教授认为,课题应该注重《礼运》与《礼记》的其他文本之间是如何进行相互论证的。在编撰《礼运集释》的问题上,成教授建议可以选取郑玄的注本作为工作的底本。
张文博士也对《礼运集释》的编撰问题,谈了一下看法。他认为对于《礼运》文本的分段问题也很重要,这涉及到文本的逻辑。另外,他认为如果在《集释》之中出现作者的按语,还有一个按语的风格是白话体还是文言体的问题,这是一个在工作中要考虑的问题。对于《礼运集释》所选取的《礼运》底本问题,张博士认为可以直接选取一个比较好的宋刻本做底本。江求流博士建议能否把《礼运》对当下的思想意义的研究更加明晰化的提炼出来,这样会使得课题更加具有现实关怀。苏晓冰博士同意成守勇教授的相关看法,她也认为课题应该加大对《礼运》与《礼记》中其他篇目的关系的讨论,认为《礼运》学整体的思想架构还是有进一步明晰的空间。
在诸位专家对课题进行评议之后,陈赟教授对各位专家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的回应。另外,他感谢各位专家所提出的各项建议,表示会在今后的课题实施过程之中进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