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形成源研究:以《共产党宣言》初期译介 (1899-1919)为中心”开题沙龙在法商北楼217 举行。沙龙的主题为:“1919年前汉译《共产党宣言》诠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形成研究纵览”。项目负责人孙义文博士毕业于我校哲学系,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从事经典文本的理解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中国诠释经验研究,负责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一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一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资助获得者,发表专著一部,论文数篇。
本次沙龙的主要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负责人向与会专家汇报课题构思和准备情况,与会学者针对课题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在课题的构思和准备上,孙义文博士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共产党宣言》初期译介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其强调无论在中西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中国化,特别是《宣言》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学者们虽然视角不同,理论基础各异,但研究深度斐然、成果不菲:不仅分析了在传播、语境以及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对当时的重要概念和观念也有详细辨析。但从经典文本的理解经验的总结与分析来说,《宣言》的初期译介所产生的观念已经深刻地反映并影响了当时人的意识世界和社会状况,并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和实践观,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开创了源头活水。这种中国化的理解已经对中国人的精神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而针对这独特的诠释经验的专门研究则为前学所忽略。
从研究意义上来说,孙义文博士强调:对《宣言》初期译介的研究首先是一种“认识自己”的理论探索。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立之源,体会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来诸种思想体系、社会思潮以及时人的思想、情感在社会改造行为、文艺创作甚至革命斗争之间无所不在的联系与融合。这种融合所形成的话语体系既不同于原著,也不同于传统,而是此在当下视域所体现出来的传统与当下的水乳交融。回到话语体系的源头,内在地包含了观念的承袭、输入、斗争、互动、融合,这不仅仅是在探索人们通过译介所要表达的内容,还探索着人们如此这般表达的可能性前提。其次,这是立足现实的历史反思。本课题通过对观念史探讨,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人如何从观念上的改变开始走上共产主义革命拯救中国的道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正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境遇。通过反思《宣言》初期译介的观念史对中国近代社会改造实践的作用和价值,与时俱进、独立思考,坚定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激发和增强追求中国梦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在内容规划上,负责人计划按照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宣言》序言中的基本思想总结,分三个部分讨论五个观念在初期译介时代的展现形式:“生产(的)”、“阶级”、“革命”、“共产”、“无产阶级(者)”,从融合与创造的角度分析话语体系初建的图示。从单个观念的研究思路:观念的词源碰撞开始,后相继讨论《宣言》特定观念的译介流变、特定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展开与认可、重新反思观念,联系社会现状,论述其在当下话语体系构筑中的地位和价值等,以经典文本的理解经验为核心,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最终落实到理想世界的建立和理想人格的树立上。
与会专家就孙义文博士的研究计划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从各自不同的理论探索视角出发,为其研究的展开和材料的逻辑梳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拓展研究的路径:孔文清副教授提出应当在理想人格和理想世界问题的讨论中多关注中国古代哲学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洪燕妮博士认为本课题在应特别注意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最新考据成果,以便为理论的说服力提供客观知识的支持。各位专家提供各种意见之后,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孙义文博士认真回应和记录的相关内容,并邀请大家后续提供更多的批评与指导,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