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研究”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法商楼政治学系325会议室举行。与会者有项目负责人政治学系田锡全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刘亚娟老师、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冯志军老师、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赵明明老师、上海健康医学院张立方老师和政治学系中共党史专业部分硕士生等。沙龙由田锡全老师主持,与会者围绕课题阶段性成果《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调整与巩固(1958—1965)》展开了有深度的研讨。
开始阶段,首先由课题组成员胡云介绍课题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研究中的难点和遇到的问题。该阶段性成果以“大跃进”以及1959-1961年的大饥荒为背景,对1958-1965年间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内容、特点、效果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随后,与会专家就胡云的发言作了有针对性的点评和讨论。对于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调整与巩固(1958—1965)》,大家一致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第一,现有成果涵盖面广,但缺乏必要的个案分析,可选择适当的系列个案,点面结合进行研究。第二,现有成果较少涉及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应注意运用社会史方法,加强分析计划供应制度对于社会生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带来的变动。第三,现有成果资料使用略显单一,多为档案资料,应进一步挖掘地方报刊、口述资料等,对相关问题进行多元互证。最后,田老师就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就课题成果的深化和提升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设想,认为现有成果的整个研究视野应进一步拓展,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段,而是要放到一个长程中去把握,并需加强不同时段制度演进的比较研究。
通过此次沙龙,与会者总结了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经验,明确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路径,对课题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提升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