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全球价值链、贸易隐含碳与中国的减排潜力及政策模拟研究” 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8-01-18浏览次数: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GJ002) “全球价值链、贸易隐含碳与中国的减排潜力及政策模拟研究” 的开题沙龙于2016年10月12日上午9:00点在闵行校区金统楼103会议室顺利举行,沙龙由课题负责人经济学院杨来科教授主持,参加沙龙讨论的有经济与管理学部张皞副教授、华俊副教授、陈体标副教授、张云博士、赵捧莲博士,博士生钱志权、郑姣、王向进、刘学智,以及硕士研究生戴璐璐、范璐丹等十余人。

开题会首先由杨来科教授对本项目的主要问题、研究设计、方法思路、主要内容等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不断深化贸易模式正在货物贸易向任务贸易(task trade)转变,中国也日益嵌入全球价值链GVC)而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同时带来国内产业链的系列增加值(合意产出)和贸易隐含碳(非合意的产出),两者间的权衡取舍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含有非合意产出的数据包络方法测度中国制造各细分行业、各省域贸易隐含碳(非合意产出)效率,为国家进行价值链管理和环境规制提供决策依据。

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COP21)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绝对峰值,同时,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这承诺比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承诺更也更加刚性。该目标势必成为今后我国政府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重要约束性条件。如何衡量这一约束对我国经济及贸易影响如何对这些约束性条件进行分解?我国的减排潜力能否实现这的承诺?都是我国政府急需回答的问题。本课题将试图通过定量测度我国不同产业不同省区的减排潜力,制定我国各行业和省域合理减排目标,共同分担减排压力,实现在既定目标框架下减排成本最小化。

之后,课题主持人及相关成员就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的观点和创新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针对杨来科教授的陈述,各与会学者和研究生首先肯定了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前景, 参会者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大学术和现实意义。国际多边减排协调和国内减排行动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需定量评估和综合衡量各种减排行动的利弊得失。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极力推动 2020 年起对没有采取减排行动国家征收边境税调整(BTA),届时中国制造或将面临高达 26%的边境调节税其贸易和产业的影响如何?本课题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定量模拟、逐一比对在多边减排 BTA 约束下国内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等不同减排政策组合对于减排、增长、分配和福利等方面影响,找出最优减排政策组合和路径,为实施减排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课题的论证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也就课题中涉及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课题沙龙为开展今后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最后,课题组还对今后的研究推进做了讨论,课题主持人对研究工作的进度和分工做了布置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