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中俄经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对两国毗邻、非毗邻地区和支点城市的企业合作调研”跨学科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29浏览次数:20

 

1227日,华东师大社科处组织了教育部文科基地项目研究的跨学科沙龙。本次沙龙汇报的是俄罗斯研究中心刘军教授承担的基地重大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毕洪业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华东师大其他教育部文科基地的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刘军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研究的动因。中俄两国在政治上高度互信,高层交往密集。在此背景下,两国政府和最高领导人都表示需要提升两国的经贸关系和人文交流,特别是地区层面的全面合作。中俄之间已经有了毗邻地区的合作基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也开始了非毗邻地区的合作(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联邦区)。此外,中俄两国之间的重点城市之间,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如上海与圣彼得堡)。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总结中俄两国地区合作中的问题、经验,为下一步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其次,刘军教授重点介绍了项目以来的进展情况。从2016年底到2017年底,项目组已经先后两次走访长江中上游相关省市的高校、外事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俄罗斯在华的若干企业。从调研中得到了对中俄经贸、人文合作的相当直观、丰富的认知。调研也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项目组将于2018年上半年赴俄罗斯远东、俄罗斯伏尔加联邦区走访调研。此外,项目组于2017324-25日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项目会议,外交部欧亚司领导专程赴会指导工作。项目组成员的内部小型会议,每三个月聚集一次,已经商定了写作大纲和任务分工。作为阶段性的学术成果,项目成员在中文核心期刊《俄罗斯研究》(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谢尔盖·比留科夫:“俄罗斯伏尔加联邦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俄罗斯研究》2017年第5期)

最后,刘军教授介绍了接下来的工作想法,在对俄罗斯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集体推出项目的中期成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整个项目的写作。

在跨学科专家的交流环节,来自城市中心、教育系、哲学系等文科基地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观察出发,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如对赴俄的中国企业进行跨文化培训、第三国对俄罗斯营商环境的研究、中俄发展经贸关系的推动力因素、对居民认知的调查、对俄罗斯园区特殊政策的关注等等。跨学科交流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学科分界的限制,反而起到了促进不同学科推进研究的效果。在本次的跨学科交流中,增益的感受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