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讲坛第211讲:Charles Altieri教授谈“将诗歌界定为思维的行动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9-08-30浏览次数:152

20195271800,应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之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查尔斯·奥提瑞(Charles Altieri)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物理楼301室作了题为“将诗歌界定为思维的行动意味着什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虞又铭老师主持。

查尔斯·奥提瑞教授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先后担任伯克利艺术联合会主任、艺术实践系主任,2003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美国诗歌。他对美国诗歌的研究,一方面涉及到纵向历史线条的梳理,包括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局限以及后现代诗歌发起的挑战,另一方面又将诗歌研究与美国的历史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对诗歌与现实之间的交互关系做出分析与研究。与此同时,他又结合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就诗歌浪潮与绘画流派之间的关联展开讨论。

讲座开始前,虞又铭老师对奥提瑞教授在美国现当代诗歌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作了简短的介绍,并深情回顾了自己在伯克利的求学经历,同时表达了与大家一起互动交流的期望。

本次讲座围绕“将诗歌界定为思维的行动意味着什么”这一议题展开,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展现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与诗歌之间的联系。讲座可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奥提瑞教授为我们展示了莫奈、乔治布拉克以及毕加索等人的艺术作品。他指出,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绘画与意象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窥探到意象派诗歌所具有的许多特征。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最迷人之处就在于:一幅画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无数的可能性。它们向观者提供的不是描绘,而是视角,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呈现,而是创作者独特的思维的轨迹。

接着,奥提瑞教授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诗歌与现代主义绘画进行类比,选取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诗人的作品作具体说明。他首先为大家朗读并赏析了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的诗作《In a Garden》。他指出,这首诗的前三节几乎每一句都是景色的细致描绘,直到“你”的出现将整个情景复杂化了,“你”最终融入整个场景之中,并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情感的事件。这种细腻的描写(description)传达的正是与社会现实相对的个人化的私密情感,而这也正体现了艾米与现实努力拉开距离的一面。庞德则不然,他要做的不是描写细节而是提供角度,如《Liu Che》一诗。奥提瑞教授指出,尽管一个美丽女人的死似乎充满诗意,但庞德并没有这种沉溺于延绵不绝的情感之中,而是着力于用事实和意象唤起我们的想象和情感。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每一行都是一个新场景,而不同的视角的变化,体现的是对已故之人的怀念的各种可能的维度。事实上,女子的缺席至关重要,正是她的不在场促成了我们对于具体意象的关注、对怀念本身之变化的关注,而这种意象的组合使用和中国的起兴手法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奥提瑞又结合庞德的《The Return》等诗歌,继续说明了与艾米对社会现实的拒绝不同,庞德重视的是视角之间的搭配、相通甚至对话。庞德没有把自己封闭在某一单一的抒情视角中,而是将个人与可能的他者的沟通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时,奥提瑞教授还提示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首诗,了解其音韵和节奏对理解一首诗大有裨益。

最后,奥提瑞教授以美国先锋派女诗人H.D的《Sitalkas》和庞德《Doria》为例,为大家讲解了诗歌中不同的音乐性。前者音韵上从“o”到“e”的转变与诗歌所表达的“上帝”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后者诗歌中“e”“a”“o”的排列却是杂乱无序的,是按照流畅的音乐节奏来安排诗的韵律,而这才正是真正的有情感的音乐(而不是模式化的音乐)。

本次讲座吸引了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其他院系的师生共同参加。在讲座问答环节,在场师生就讲座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与奥提瑞教授展开了积极的互动。虞又铭老师对本次讲座做了简要评议和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