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沈周与吴中文坛研究”第五次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中文系举行。学术沙龙由项目负责人中文系汤志波老师主持,中文系彭国忠老师、查正贤老师应邀出席了会议。
本次学术沙龙主要围绕项目阶段性成果《江南春》唱和的问题进行讨论。汤志波老师梳理的《江南春》的唱和过程,认为元末倪瓒作七言古诗《江南曲》与《江南春》,又将二者和钞称“《江南春》三首”赠友人。明弘治间以沈周为首的吴中文人开始追和《江南春》,按其音调视为两首整体追和,至嘉靖中期已有五十人参与并编刻成《江南春》一书。倪瓒原唱及沈周、文徵明等人的追和是诗非词,这通过其最早的别集追溯可以确定,但嘉靖后明人对《江南春》的文体认识出现分歧,或入诗集,或入词集,情况不一。随着唱和过程中题材范围不断扩大,不再严格步韵以及题目与“词牌”的分离,清康熙间《江南春》已多被视为词一阕,而《倚声初集》、《瑶华集》等词集编纂收录《江南春》,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光绪间金武祥刊刻《江南春词集》,不仅在书名上明确了《江南春》是“词”,更通过序跋从理论巩固了《江南春》的词体地位。民国间赵尊岳编辑《明词汇刊》又据《江南春词集》收录,《江南春》被误认为词的过程至此完成。《江南春》的唱和与文体误读与明清词史、词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南春》的唱和与明代词坛的发展大致同步,弘治间沈周、祝允明等人首和《江南春》,正值明代词坛开始复苏,而沈周等人恰是吴中词坛的主要作者。嘉靖间以文徵明为代表的吴中词坛崛起兴盛,也正是《江南春》的唱和高峰,文徵明绘有多幅《江南春图卷》流传,是唱和的主要推动者,且吴中词坛主要作者均参与唱和并编刻成集,故后人追述明词史时多关注到吴中文坛这一胜事,《江南春》也被理所当然地视为词。明人没有严格的辨体意识,词曲不分,诗词亦无严格的界限。
康熙后《江南春》的创作开始萧条,既有词坛中衰的原因,亦与清代词律学的兴起有关。倪瓒原唱是七言古诗,并不符合词律之要求,终清一代,从康熙间万树的《词律》、官修《钦定词谱》到道光间戈载的《词林正韵》、秦巘《词系》均不收倪瓒之《江南春》,正是因为其不协平仄。为恢复词的音乐性,清人尝试“以伶为师”并大量创制自度曲,在“自度曲”创作繁荣的大背景下,丁绍仪、金武祥等人误认为《江南春》是倪瓒“自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