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美术学院何志国教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考古学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上海博物馆李柏华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教授、张同标教授、张荣国博士,以及20余位美术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出席。
中国金铜佛的初期阶段早于石窟寺开凿和造像碑的制作,它承前启后,对于中国石窟寺和造像碑艺术起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对其研究有利于拓展对两晋南北朝早期佛教信仰的理解与认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报告会伊始,何志国教授梳理了全国各地七世纪金铜佛像出土、流失海外的金铜佛像著录情况。然后,他从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的图像来源、分期、区域特点及其关系、与石窟、造像碑的关系、真伪鉴定,信仰及其社会阶层等六个方面展开,对国内外学者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接着,何志国教授指出,现有研究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多数人认为中国金铜佛起源与犍陀罗艺术有关;七世纪前金铜佛像年代判定和分期认识差异较大;研究方法不够恰当,凭主观或者以风格作为分期依据;出现可疑两晋南北朝纪年金铜佛的著录。
在已有研究和收集的丰富资料基础上,何志国教授计划将重点围绕以下六个具体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索:1、中国金铜佛起源;2、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类型分析;3、十六国、南北朝早期金铜佛的年代与辩伪;4、七世纪前金铜佛的区域特色;5、七世纪前金铜佛与早期石窟、造像碑和北凉石塔的关系;6、七世纪前金铜佛的性质。
研究方法将采用纪年金铜佛像与考古类型学的“桥连法”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年代序列,以“图像志”方法分析佛像母体从印度对中国金铜佛的影响;以风格学方法分析其演变;借助造像记、历史文献等力图从多角度考察早期金铜佛流行的历史背景和性质。该项目计划四年完成,从2017年开始到2021年结束。
何志国教授从事佛教艺术研究27年,发表相关论文65篇,出版专著2部,已完成结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晋佛像考古发现与研究”等8项,多项获奖。目前,还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项目“斯里兰卡佛教艺术研究”(2014-2018)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子课题。
与会老师对何志国教授的开题给予充分肯定。上海博物馆李柏华研究员指出,这项选题极具学术价值,对研究方法、思路与计划表示赞同,同时也认为该课题具有高度的挑战性,指出该选题涉及学科多涉及难点疑点繁杂,需要一个庞大的学术研究团队作支撑,尤其表达自己对一些细致的基础性器物的断代与辨伪工作的关注。
顾平教授指出,何志国教授课题准备充分,早在立项之前就已将该申报书放入在方法论教学中,作为研究生开题的经典案例。他建议,在该项研究中要把“现实可解决的问题”与“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开,要量力而行。
张同标教授指出,该课题前期准备充分,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张荣国博士认为,何志国教授考虑问题全面,很有深度,做到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建议金铜佛与民间信仰的问题可与本校宗教学研究的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