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公共理性与至善论之争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18浏览次数:18

1124日下午,由哲学系应奇教授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公共理性与至善论之争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工商楼北楼325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顾肃,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国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系教授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寅丽,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张继亮,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叶金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晨晖学者徐峰,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研院青年研究员朱佳峰、马华灵,以及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研院青年研究员惠春寿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

公共理性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布斯关于“私人理性”、“公众理性”的区分以及康德对“理性的公共使用”的论述,但它真正在政治哲学中发扬光大,要归功于罗尔斯的提炼和加工。按照罗尔斯,公共理性是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进行公共探究的准则,它以免于立场的政治观念为基础,要求合理公民诉诸共同的理由来确定宪法根本和基本的正义问题。这一设想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响应,他们都承认公共理性是合理公民基于共同分享的政治观念进行集体推理的理念,并因此是反至善论的。然而,至善论者们认为,国家行为应该诉诸一些道德上良善的生活观念,而不是合理公民的共同接受,公共理性的理念因此是错误的。发生在当代政治哲学中的这场论辩不仅涉及政治合法性的标准,还引发了围绕关于价值多元论的挑战,公共政治的道德基础,个体自由的本质,国家行为的根本原则等诸多根本问题的大量讨论,是当代政治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议题之一。本课题试图深入追踪这一学术论辩,密切考察双方各自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来尝试论证它们之间非但不存在本质的冲突,而且可以结合成为一种公共理性的至善论(public reason perfectionism),为解决当代政治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开题报告会的开始,应奇教授首先介绍了课题申请的基本背景和立项情况,阐释了本次课题涉及的相关议题及其研究旨趣,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困境。随后,惠春寿报告了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和积累,并介绍了目前研究的进展和关于未来研究的基本设想。接着,与会专家针对课题的设计和思路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与批评。

顾肃教授针对课题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文字表述发表了意见。刘擎教授重点询问了公共理性与个人自主的关系问题,提请立项人关注一些新近二手文献和相关的具体讨论,建议在课题完成之后还可以就一些具体问题继续展开后续的深入研究。叶金州博士认为研究中涉及到的社会道德的议题值得进一步加强。其他评审人员也从各自角度提出了新的建议,希望课题能如期完成预定目标,推动对西方公共理性理论与至善论之争的研究,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