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六十年来台湾学术制度的嬗变与人文学术的发展”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楼人文学术沙龙举行。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资深教授赖泽涵、助理教授黄萍瑛、我校历史学系胡逢祥教授、李孝迁教授、王应宪副教授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历史学系部分青年教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近三十人出席此次沙龙。项目主持人历史系王东教授就项目进展情况相关向与会者进行了汇报。
王东教授在汇报时着重指出,台湾与大陆本为一体,其人文发展,与大陆有很大的同质性。但是,自1949年以后,受台海分裂分治和国际冷战格局的双重影响,遂使其学术制度的嬗变与人文学术的演进开始呈现出与大陆地区不尽相同的特点和态势。本课题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制度史的梳理,从学术体制和学科建置的层面,来考察和分析台湾地区六十多年来人文学术的发展。
王东教授接着还报告了课题的总体进展情况以及相关阶段性成果。他说,目前课题组主要成员都在努力收集相关资料,并就课题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展开专题性的研究。明年有望推出一系列中期研究成果。
会上,赖泽涵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对课题的进展及相关议题,发表了意见。赖泽涵教授是台湾史研究的大家,早在1960年代,他就师从台湾地区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郭廷以教授。1968赖教授年赴美留学,先随史界名宿易劳逸((Lioyd E.Eastman)治学,并获博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担任研究员,1978年以后,历任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身处台湾数十年来世风演进与学风就变易的激荡之下,他对该课题的相关议题,自然别有体会。在沙龙上,他首先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价值以及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取径。他指出,要全面地梳理与总结六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的发展,探究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评析不同学术理念、学术流派之间的分合,客观地评价其长短得失,就必须把其放置到台湾的学术体制、机制等制度性的架构及其嬗变的整体脉络之中,通过对相关学术体制、机制、人文学术生态、人文学者的学术网络等制度史的分析,来揭示人文学术发展与现代学术制度之间的种种内在关联。他还就与该课题有关的资料收集以及美国、日本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论。最后,他还结合自身的学经历,针对课题所涉及的台湾现代的大学制度、大学人文科系的设置、研究机构的建立、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制度、研究奖助制度、学术评鉴制度、学术期刊制度、成果出版制度、学术网络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评介。
课题组成员胡逢祥教授以及李孝迁教授、王应宪副教授等,也围绕相关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王东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要求课题组成员一定要好好吸收各位的意义和建议,力争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组当初所设定的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