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在线测评研究”学术沙龙在中北校区计算机楼407室举行。与会人员有来自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吴永和研究员、冯翔副研究员、毛敏副教授、郁晓华副教授、孙妍妍讲师等。
课题组主要成员胡艺龄博士的报告题为“基于眼动分析的静、动态问题解决策略对比研究”,具体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胡博士首先解释了什么是问题解决,即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移动过程,其次区分了静态问题和动态问题的概念,并对一些核心概念(序列分析、眼动分析、静、动态问题、注视点等)进行解读。为了研究解决这两类复杂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模式,基于团队所研发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系统进行了实验,采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视线在兴趣区的焦点和在兴趣区之间的转移数据。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后,发现被试可分为四个类别——“高水平-高效型”、“冲动-高效型”、“潜力-积极型”、“低水平-消极型”,由此提出研究问题:探究高低能力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策略及眼动规律。利用眼动分析法,基于自主设计的复杂问题解决系统设计了一个2(问题情境:动态问题、静态问题)*2(组别:高能力组、低能力组)*N(兴趣区:信息区、操作区、模拟区)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问题中,高能力者能够局部发现规则,简化问题,而低能力者则在问题表述上停留较长时间,且多次往返,采用无规则试错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动态问题中,高能力者问题解决的总时间较短,产生视线转移较少,呈现一种简练的思维模式,而低能力者长时间困惑于问题理解规则,反复确认变量与结果之间的逻辑而无法作答。研究结果为学生在不同那个类型问题和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采用的解决策略各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证据。
吴永和研究员提出基于眼动分析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加工策略确实有帮助,但这种更细粒度的分析是否能有效的大规模展开推广,并形成半自动化的分析方法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如何将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与实践结合是目前教育数据挖掘,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中存在的瓶颈。同时,郁晓华副教授也指出,以往的问题解决测评大多基于表现性行为评价,在考虑了计算机支持的测评后,从过程维度展开的复合评价,该项目启用了眼动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形成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诠释,给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新思路,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评价,并且为如何获得更真实的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但也要看到目前的多元化评价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也对评价的信效度提出了新挑战,是学者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难题。实验结论对同行学者与学生进一步探讨问题解决研究和实践的提供了启发。整个报告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