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由我校开放教育学院李宝敏副研究员主持的跨学科工作坊项目“E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在开放教育学院305会议室举行。与会专家有上海市电教馆潘丽芳副馆长、《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林岚主任、华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娄维义副校长、教师教育学院叶丽新副教授等。
本次工作坊系项目组举办的第一次活动。项目组负责人李宝敏首先向与会专家汇报项目基本情况,从三个维度:(一)为何:宏观解读与微观分析;(二)是何: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三)如何:发展路径与策略;介绍了在当前倡导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改革与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网络素养是青少年必备的生存技能,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发展既有必要性也有现实针对性,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发展研究,提高他们的网络生活与生存质量,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课题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就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核心要素、能力发展模型、互动发展路径等研究重点与要点进行了详细汇报,就研究难点以及后续相关研究计划进行了说明。随后,与会专家就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给予了指导与建议。
潘丽芳馆长认为本研究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当前的研究框架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通过学校群体案例和个案研究结合,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框架。林岚主任认为,本研究以新的视角,提出了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发展的路径,超越保护主义,走向赋权赋能,就实践层面,如何去发展,需要多元路径与方法,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具体谁来实施操作,引导主体是谁,怎么去发展,在实践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理清,实证行动研究需要深化。另外就一些措辞给予了进一步的指导与修改建议。娄维义副校长指出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素养的提升路径,需要增加研究数据,包括个案研究与群体分析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原因和方法,需要用实证数据说话,他建议加强与学校合作,开展实证研究。叶丽新博士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以及国际研究与考察经验,她认为,当前的网络已融入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网络技术不仅是对象、工具、产品的变化, 而是整体融入,应借鉴国外实践,采用任务导向,设计真实的任务,不是说教,而是做中学是提升网络素养的有效路径与方法,如何与教师合作,提高教师的意识和能力,设计高质量的任务,让青少年通过任务驱动,如:产品与案例开发,在用中提升素养。最后,各位专家就研究中难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