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创新网络的空间属性”中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5

61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地网络和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学术沙龙在中北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的议题为“创新网络的空间属性”,刘承良、滕堂伟、司月芳围绕论坛主题先后进行了专题报告。沙龙特邀加拿大莱斯桥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徐伟教授担任评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老师、王列辉老师、孙燕铭老师、胡德老师、崔璨老师,张凡、曹贤忠等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学院博士、研究生同学20余人全程参加了本次沙龙

首先刘承良副教授作了题为全球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制研究报告。该研究基于2014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网络、空间统计和重力模型分析,刻画了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及其邻近性机理。研究发现,全球知识生产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层级网络,并具有小世界性和等级层次性特征,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空间格局上,以美国、西欧、中国和澳大利亚为顶点的“四边形”成为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骨架,大中心性指标值的空间分异明显;重力回归揭示了地理距离抑制了国际科研论文合作;社会与经济邻近性对全球科研论文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语言差异不再是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的障碍。

滕堂伟副教授作了题为“创新等级与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性”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经济地理学界关于创新网络空间尺度性成因的主流学说,不仅多维邻近性会导致企业外部创新合作具有空间选择性而且创新主体特征、知识特性行业特、地方禀赋、创新类型、创新模式的选择、产业链不同环节等因素均会对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造成显著影响强调创新的知识生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报告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由此产生的创新能级——如专利是明星专利还是一般专利会对相应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产生关键影响,其原因在于创新的能级越高,对外部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的需求越大,创新主体需要进行互动合作的主体类型可能就会越多,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可能就会越大。这一点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深入研究。报告提出了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受网络内企业创新能级的影响这一理论假设,并以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网络为例,对其核心节点的专利引用频次进行分析,进行了初步验证。今后将结合多方法,对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司月芳副教授以“中国海外知识溢出的地理格局与影响因素:距离、等级或全球通道”为题作了精彩汇报。通过背景分析,指出地理距离、等级以及全球通道是影响中国海外知识引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与溢出成比、两国物理距离溢出成反比两国的知识通道通达性与溢出成正比、东道国的层级与溢出成正比4个假设。并利用美国知识产权局的中国专利上述假设进行验证。结论显示物理距离衰减定律、阶层性、网络通达性是中国知识引出的影响因素。

在每个报告结束后,徐伟教授鼓励引导与会青年学子进行批判性提问与交流宁越敏教授告内容进行细致而精彩的点评指出了下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与会教师也分别围绕着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范式模型与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徐伟教授分别对每个报告进行了总结评论

在沙龙的最后环节,与会师生还就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治学方法、研究范式、案例调研展开自由讨论;围绕着上海科创中心雄安新区深圳创新驱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