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我校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沈章明副教授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跨学科工作坊项目“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考察”在中北校区文科大楼1510室举行。与会专家有哲学系方旭东教授、《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林岚主任、《江淮论坛》编辑部主任焦德武副研究员、社会发展学院唐晓菁博士以及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彭正梅教授、邓志伟副教授、张丹博士、顾娟博士等。
本次工作坊系“核心素养跨学科考察”项目组举办的第一次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首先向与会专家汇报项目立项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研究计划。随后,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就“核心素养”及其研究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发表看法,为本项目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彭正梅教授指出,“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批判性思维”,它是一种高阶技能;应该关注批判性思维的总体表现及其在各领域、各学科中的具体表现。方旭东教授强调,像芝加哥大学等欧美名校所重视的通识教育,其主导思想即是大学当以培养全面的人文素养为使命,大学不应沦落为职业培训所,而人文素养习得的标志是,学习者对自我、对世界获得一种更深、更宽广的认识,比如,哈佛大学开设的“人类文明”系列课程就是让学生去了解不同文明,这一点在当今所谓理想冲突、文明冲突的形势下,显得尤其必要。邓志伟副教授认为,项目组应该充分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需要,从行动主体、思维主体和言说主体三个层面构建“核心素养”框架;相较之下,中国劳动者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缺乏劳动技能,最缺乏的应该是公民素养。焦德武副研究员就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发表看法,希望项目组能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思考相关问题,努力做到有放有收,通过跨学科的考察,将研究重心放在现实问题之上。
林岚老师提醒项目组,在界定什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时,要注意界定的维度;在考察“核心素养”产生背景时,要有充分的比较,做到有理有据。张丹博士建议关注美国和法国的研究成果,借鉴异域经验,思考相关理念与实践的本土转化问题。顾娟博士则介绍了德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经验以及汉堡大学“核心素养”研究的具体情况。
唐晓菁博士从社会学研究立场出发,赞同“核心素养”研究之研究,主张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出者及其提出原因,警惕“核心素养”以及相关研究对社会角色、社会情境复杂性的遮蔽。她还特别提醒,要关注“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的指向问题,考察清楚它究竟是为了教育孩子还是要重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