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基于领域教学知识(PCK)的学前教师培训及效能研究”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7-07-06浏览次数:11

 

518日下午,教育学部黄瑾教授主持的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领域教学知识(PCK)的学前教师培训及效能研究”中期沙龙在中北校区田家炳楼510室举行。学前教育学系张明红副教授李召存副教授等师生参加

黄瑾教授首先阐明该项目的选题背景、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特别指出本项目由领域教学知识(PCK)出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行动研究确立有效教师培训指标。本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在于:一是基于领域教学知识(PCK)构建连续、动态、一体的教师培训系统,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培训效果之效能评估研究。

同时,黄瑾教授还汇报了项目的关键时间节点及开展进度,目前项目已进行到课题实施阶段即行动研究部分。在课题启动阶段,项目组已经提前完成了基础测试,一是选取北京、上海、浙江三个省市地区共12个课题协作园160名教师进行前测,利用改编版的测量工具PCK-EC对选定的目标教师领域教学知识进行测查,二是拍摄教师集体活动视频,利用CLASS评分系统打分。在课题实施阶段,已构建完成了教师培训系统,一是从参与式工作坊、视频图书馆到实践反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二是依托华师大开放教育学院远程培训平台的技术支持,建立视频图书馆,帮助教师在线上及时找到所需材料,更新知识储备,此举收到受训教师的一致好评;三是同期开展的教练员指导,能够及时帮助一线教师答疑解惑,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培训中短时效应的不足。除此之外,黄瑾教授指出课题组还在积极建设学习社区,采取跨教师、跨园所、跨地区的联动模式,让三地的幼儿园真正成为一个共享的整体。

在前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中,黄瑾教授的课题团队得出结论:目前幼儿教师PCK掌握程度偏弱,特别是具体核心经验的概念和外延的掌握相对不足,这与之前上海地区调研的数据近似,也是后期学前教师培训需要突破和改进的重点。

黄瑾教授的课题研究团队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学前教师数学教学领域指导研究》已发表在《教师教育研究》,郭龙丹、程梦馨等同学围绕项目撰写的硕士论文也得到了肯定。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会有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随之出现。

在场的专家与研究生就课题的培训内容、培训思路及后续走向展开了对话和讨论。李召存副教授首先肯定项目前期做出的努力,并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在培训中多听取一线教师的声音,从而对培训内容再做改进与完善;二是希望后面点面结合,聚焦焦点型教师;三是改变以往专家式培训,寻求大众知识观走向。张明红老师补充说明了几位在培训中成长很快的新手型教师,鼓励学生跟踪访谈,尝试个案研究,并且鼓励今年培训转向,从以往的扫盲到寻找新的突破点,让老师自己尝试创造。

黄瑾教授对老师和研究生同学的提议和希望进行了积极回应,补充说明今年6月份会对参与项目教师做满意度的问卷测查来了解一线教师需求,同时对培训中教师衍生的新话题会积极反馈。同时,黄瑾教授也提出了课题推进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如教师受以往观念影响,后期效能不理想;地区之间差距较大,需要不同的培训模式来应对。

本次中期汇报达成了预期效果。黄瑾教授最后对项目积极展望,同时研究生同学能进一步深度参与、深入观察,通过持续追踪发现老师的变化与成长,并期望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