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项目“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联姻中的社会认知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7-04-24浏览次数:9

  

316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联姻中的社会认知研究”开题论证会在闵行校区哲学系会议室举行。课题负责人、哲学系教师何静主持了开题论证会。本次开题报告邀请了哲学系蔡蓁副教授、张立立博士、牛文君博士等青年教师参加。

首先,何静老师从课题的研究思路、已有的研究成果、前期工作和目前存在的一些研究困境和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汇报。他心问题和心身问题一起被认为是心智哲学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当前,他心问题更多地被转换成了社会认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转换淡化了怀疑论的意味,增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对社会认知的研究为消解他心问题以及笛卡尔主义的内在心灵假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课题旨在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哲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互惠与合作。我们何以理解他人?共情、信任等的认知机制是什么?身体在高级社会认知中是否也扮演了核心角色?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构建起哲学和认知科学的交叉平台,实现哲学思辨与认知科学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充分整合。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首先,从早期分析哲学对“他心问题”探索入手,揭示其中蕴含的客观主义意义理论和一元主体观;其次,阐释后期分析哲学对近代自我中心化的一元主体的结构以及现象学传统中关于“交互主体间性”和“同感”等问题的重要讨论,为具身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再次,从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双重视角下,构建社会认知的耦合系统模型;最后,对基于这种理论模型的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进行展望。

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课题在前期与中期的研究中重点分析和梳理以RussellWittgensteinAyerRyle等早期分析哲学家,为解决“他心问题”所提出的各种理论方案,揭示理论变迁背后隐含的客观主义意义理论和一元主体观(相关理论成果已经发表);论述以Peirce为代表的后期分析哲学中的实用主义者,对近代个人主义的主体性进行的探索性批判(相关理论成果即将发表);剖析当前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两大理论模型——理论论和模拟论所面临的困境。尽管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但它们同样延续了早期分析哲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预设了他人心理状态的不可直接感知性、读心过程的普遍性以及社会交往过程的个体性(相关理论成果已经发表);关注HusserlHeideggerSartre Merleau-Ponty 等一脉的现象学家对“交互主体性”的重要论述是如何成功地消解了分析哲学传统中他心的概念问题和认识论问题,并结合SteinGurwitschScheler Schutz 等关于“同感”的讨论,论证蕴含于社会认知过程中“主体、知觉与行动”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基本循环(相关理论成果即将发表)。

 尽管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想法也有了一些理论成果,但本课题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如何澄清动力耦合理论对于社会认知研究困境的超越性以及如何实现具身哲学所倡导的第一人称方法与认知科学研究中的第三人称方法的互惠等。

出席课题论证的学者充分肯定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并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还就课题论证的存在的理论难题深入探讨。通过此次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将结合各位同行的宝贵建议,在最后的半年将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