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心“十三五”期间的预期目标,助推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促进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建设和学科发展,3月23日下午,由孙斌栋教授领衔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研究”的开题论证会在中北校区地理馆301室举行。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同济大学赵民教授、华东师大社科处处长吴瑞君教授、华东师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教授、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宁越敏教授,以及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了论证会。论证会由孙斌栋主持。
社科处处长吴瑞君教授首先发表了讲话。吴瑞君表示,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涉及城市研究的唯一重点基地,在2016年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城市中心本着服务国家城市增长和区域发展的原则,聚焦热点和前沿问题,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希望今天各位专家对项目仔细把脉,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项目开展和基地重大项目运行。
开题论证会正式开始,项目首席专家孙斌栋教授就“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研究”的研究意义、基本内容、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等进行了汇报。本项目是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十三五”主题“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与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三生空间的研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中,生产空间长期占主导,生活和生态空间受到挤压。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效率导向、轻人文关怀;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持续性与宜居性亟待提高。在已有研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本研究遵循“系统关联、同时推进、时空差异”的战略思维,从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构建我国城市空间优化的实施路径。以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的优化为重点,兼顾全国和城市群的尺度,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和剖析我国城市三生空间的现状和优化策略。本研究力争突破以往孤立分析单一空间布局的局限,探索众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机制设计,体现了多学科、综合性、包容性相结合的研究特点。
接下来,与会专家围绕项目的总体思路、战略意义、政策导向等问题,先后对该项目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论证和评议。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切合国家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对我国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国土资源的优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项目研究前期准备充分、基础扎实、研究团队分工明确合理。然而项目覆盖面广,需要找寻关键问题和核心环节进行重点攻关和突破;要和国家政策紧密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调控措施,这样能够使项目研究真正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