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互联网+’形态下劳资关系治理问题研究”开题论证学术沙龙于法商北楼409会议室举行。
本次学术沙龙由课题负责人教师张颖慧主持,参与此次沙龙讨论的有法学院孙立红老师、湛茜老师、黄翔老师、柏浪涛老师、樊传明老师、周万里老师。会议主要围绕项目如何展开研究进行了开题报告与交流。
在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影响之下,社会经济实体中的劳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课题负责人以此背景,对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评述,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并详细介绍了该课题将从归纳总结劳资关系的新变化并将其类型化入手,进而分析新型劳资关系与传统劳动关系相比所具有的本质区别,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寻求有效治理方案,为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完善之思路。并指出了该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明确各类新型劳资关系是否可用于劳动立法进行调整,以保障新型用工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并为劳动立法的进一步调整与修改提供前期论证。
与会的专家学者就报告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认为课题研究思路清晰,但也同时指出,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几个方面:如需要深入了解“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分析劳资关系产生新变化的背后成因;应合理界分以劳务给付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否为劳动关系,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判定标准,正确适用劳动立法;应寻求人权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兼顾劳资双方,平衡协调同时避免偏颇极端,既不能过度保护劳动力提供者,也不能放任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时,应优先适用现行立法,对于现行立法不能解决之处,再寻求《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解释与修改。
本次开题沙龙的顺利召开,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框架、理清了研究思路,对于研究重点与研究难题获得了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进一步推动课题的研究起到了极佳的效用。最后,课题负责人对项目组成员做了进一步分工,并衷心感谢与会学者参与此次沙龙并提出有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