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新文学关系研究(1911-1937)”中期沙龙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参加沙龙的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关纪新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李玲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谢昭新教授、闽南师范大学的张桂兴教授等,还有来自中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同学。
课题负责人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凤媛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课题近期的进展情况。课题近期内主要通过对于燕京大学20年代颇具代表性的校园刊物《燕大周刊》的梳理,试图呈现出20年代燕京大学的校园文化气氛。其中,燕大在1922-1925年间由校长司徒雷登大力大力推动的国文系的课程改革,特别是由周作人领衔的相关新文学课程的设置等问题在学界已经引起了相当的关注。通过对《燕大周刊》的梳理,凤媛老师认为《燕大周刊》可以作为此番燕大国文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这不仅体现在该刊对于新文艺和新文学的刊发和推广的比例非常之高,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以周作人、许地山、冰心、凌叔华等为核心的新文学生产、传播以及知识化、经典化的链条。除了学界较多关注的这些作家之外,凤媛老师还提出,包括像老舍这样的作家其实也和20年代的燕京大学渊源深厚。老舍于1923-1924年作为旁听生的身份在燕大学习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为他此后的文学创作、宗教观念以及身份意识的变化埋下了重要伏笔。表现在以校长司徒雷登为代表的燕大校方所推行的“宗教化”与“世俗化”并行不悖的发展方针、身为现代派传教士代表的司徒雷登的治校方略等,和老舍本色化基督教观的契合;《燕大周刊》的重要撰稿人许地山对老舍新文学创作的精神导引和启蒙,以燕大神学院教授易文斯(Robert Kenneth Evans)、燕京大学校董会成员、伦敦会牧师宝广林对老舍宗教观点的影响和渗透等。
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凤媛老师的观点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谢昭新教授指出,通过对于校刊的梳理来呈现燕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和文学气氛,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研究思路。张桂兴教授认为,对于老舍在燕京大学这段时期的研究,不仅对于燕京大学的文学教育是有意义的,对于早期资料较为匮乏的老舍研究领域也是一项查漏补缺的重要工作。李玲教授建议可以将校刊的范围再扩大一些,而且除了刊物之外,燕大的一些重要的新文学社团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凤媛老师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表示会在后面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研究框架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