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文化冷战与波匈事件研究”开题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社科沙龙举行。课题负责人赵继珂先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等作了简要介绍。本课题以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知名智库威尔逊中心收录的有关美国新闻署、自由欧洲电台相关的原始档案资料作为依据,重点探讨美国针对东欧特别是针对波匈事件开展文化冷战的相关内容。长期以来,在提及波匈事件时,人们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就是该事件是由西方广播煽动引发,但对西方广播究竟如何煽动其发生却又语焉不详。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即西方广播同该事件有怎样的关系,换言之,即西方特别是美国针对东欧开展的文化冷战同波匈事件的爆发有怎样的关联。本课题尝试通过对战后初期美国对东欧文化冷战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探究美国文化冷战在东欧的开展情况,同时着重考察波匈事件发生、发展及事后美国文化冷战的政策调整。最后,本课题还尝试对美国文化冷战的得失成败进行分析,并尝试从中梳理出一些用于指导中国今天外宣工作开展的经验教训。
与会专家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邓峰教授提出,可以考虑将研究视野放得更大一些,以波匈事件为例来着重考察美国对东欧文化冷战的开展情况,并建议适当使用一些苏联解密档案资料,来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相关论述,同时就通过哪些渠道来搜集俄文档案予以了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梁志副教授则提议可以系统性地整理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资料,分三个层次来对美国决策层如何就开展文化冷战进行顶层设计的内容加以细致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个案研究,最终完成课题工作的开展。此外,与会专家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美国文化冷战的效果评估以及如何更好地构建文化冷战理论框架等问题同课题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并特别提议应该适当考虑对波匈事件发生之后涌现出的大量逃亡者群体加以关注,特别是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美国、东欧国家的解密档案资料,通过对当时针对这些群体制作的研究报告进行深入解读,以此更加丰富和完善冷战初期美国在东欧文化冷战的开展情况。
经过专家的论证与评析,课题组对课题整体的研究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研究方法也有了更明晰的选择。课题负责人对各位专家所提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后续研究过程中将结合这些意见建议对课题研究框架、内容等做适当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