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16年度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基于推理担保机制的逻辑、名辩比较研究”开题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课题负责人晋荣东教授介绍了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刘梁剑副教授、贾国恒副教授、张留华副教授、郝旭东副教授、宋锡同教授等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晋荣东教授对已有的逻辑与名辩的比较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二者之间的求同性比较以证成“中国本土有逻辑”为目的,既遮蔽了名辩的多重内涵,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名辩与逻辑的简单附会以及对名辩的过度诠释;明异性比较有助于克服片面求同存在的问题,但也有矫枉过正之虞,即对名辩的逻辑之维的否定;求同明异并重的比较,尤其是从主导推理类型的不同来揭示二者同异的做法,无论是在理论诠释的充分性还是经验检验的有效性上,也存在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他指出,从推理理论的角度来展开求同明异并重的研究是比较逻辑与名辩的一条合理进路,而要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又有赖于从“学理的基本”层面上对名辩的推类论述——推类的逻辑本质、推类论述的核心内容与理论定位等——给予更为合理的诠释;作为推理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推理担保机制”为深化这一研究提供了可能。就此而言,从推理担保机制的角度来比较逻辑与名辩,将能更深刻地把握二者在推理理论上的同异、更合理地诠释名辩的推类论述。鉴于推理在思维、认知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这项研究对于更准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更全面地把握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更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说理方式的转型,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围绕如何勘定推类的逻辑本质、如何证成“推理担保机制”这一概念、如何理解逻辑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与会学者、研究生与晋荣东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思路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