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15浏览次数:6

  

1030日,国家社科项目“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沙龙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上海作家协会创研室黄德海研究员等学者与会,对于“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史料整理与研究”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进程展开论证。

课题负责人黄平首先汇报了课题的问题意识所在。黄平谈到,随着当代文学学科不断走向成熟与规范,史料整理与研究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一门学科的成熟需要夯实自己的根基,从坚实的资料研究出发,一步步向前推进。当代文学领域的史料整理工作,以往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常常被流于偏见地视为缺乏学术创新,研究价值不高。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对于学科基础知识准确而深入的研究,其学术价值与理论化、批评化的研究相比,至少不遑多让。和一些开辟新研究领域的选题相比,基础性的史料整理与研究工作同样重要,这是学科发展与进一步探索必不可少的前提。比如我们见过大量研究“新时期文学”的论文,但“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是怎么出台的,谁第一次提出,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新时期”又是什么关系?这方面的史料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又如对今天的作家影响较大的将“写作”视为“手艺”这种观念源自何处,是怎么出现在中国文坛的,传播与论争的过程怎样,又是如何获得部分作家的认可?这同样需要系统地整理与研究。正是这些重要的观念形塑了后来的文学发展,构成了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如果对此缺乏扎实地把握,再前沿的研究也只是空中楼阁。

今年正逢新时期文学起源四十周年,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的史料,蕴藏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就本学科而言,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发生学”研究,如现代文学的起源研究,当代文学的转折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与学科突破点。起源性研究从来不仅仅是阶段性研究,确定了不同的起源,也就确定了不同的文学史叙事。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转折点,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阶段既是“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转折期,也是1980年代以来文学的源头。起源阶段混杂的文学形态,牵扯到不同的文学规划与历史博弈,封存着丰富的可能性。对于这一阶段文学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是当代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根基。

就具体的研究框架设计而言,黄平将该课题的内容分为以下部分:

研究内容一: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关键词溯源。以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的关键词比如新时期文学、现代化、社会主义新人、“文艺黑线论”批判、“伤痕文学”、张光年、冯牧、《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乔厂长上任记》、《人民文学》、《文艺报》、《今天》、第三届中国文联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等等为中心,通过对于这些关键词的梳理,将此阶段文学资料组织成有内在生产性的史料,以此推动这一阶段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二: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大事年表。如果说关键词像锚头一样确定了课题的支点,那么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大事年表就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将这一阶段的史料全方位地组织进去。此外对于关键性的或是有争议的史料,将以注释的方式予以进一步分析阐释。

研究内容三: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口述史。本课题最后将以口述史学的方式,采访这一阶段重要的历史当事人,如重要的作家、评论家、编辑等。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距今四十年,很多历史当事人已步入暮年或离开了我们。就年龄结构而言,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的口述史学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这项工作越早展开,就能越多地挽救珍贵的史料,有助于更详尽更准确地呈现历史原貌。

作为重要的学术合作者,复旦大学金理认为该课题很好地延续了黄平以往完成的课题理路,沿着新时期文学发生学继续推进。金理认为该课题如果顺利完成的话,不仅为新时期文学,也为8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史料基础。当然,具体细化的问题依然非常之多,比如关键词的选择与结构,这非常考验研究者的文学史眼光;又如口述史,不能流于散乱的细节回忆,而是要以史识结构史料。

上海市作家协会黄德海认为,史料研究不能限于史料的汪洋大海里,而是同样要重视文学理论与批评对于史料的关系。比如以怎样的理论框架来“发现”史料,是否有纯粹客观的材料等待挖掘,这值得在理论层面上展开更深入的思考。目前的课题构想理论性还很不够,对于理论框架缺乏足够的阐述,有些把史料科学化、客观化了,好像人文学科的材料变成单纯的考古发掘。这值得课题组在具体工作展开上注意。

沙龙最后,课题负责人黄平感谢与会嘉宾的宝贵意见,表示课题组将结合专家学者的建议,进一步调整研究框架,聚焦研究重点,理顺研究的内在逻辑。今后将继续以沙龙的形式征求专家意见,不断完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