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6-10-28浏览次数:9

  

1020日上午,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沙龙在理科大楼A204举行。项目组特邀学界专家经管学部范并思教授、图书馆胡小菁研究馆员、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研究员、教育学部马和民教授参加开题会,项目组成员高红、朱涵、汪志莉等以及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课题负责人郭劲赤首先对课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本课题是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考察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研究移动信息素养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为开展多样化的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对策和建议。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包括移动信息素养理论研究的基础、高校学生的移动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本课题将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讨与技术应用相结合。本课题的总体框架为:①移动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特点。②移动信息素养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强调每项能力中都有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特质。③基于用户需求和移动特质的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着眼于用户需求和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特质,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开展多元化的移动信息素养教育。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研究选题的新颖和视角的独特性,认为不但具有非常前沿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与会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展开进行了讨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范并思教授指出,本课题研究很有实践意义,可以采用实验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希望本课题可以研究的更有高度,能够对移动信息素养教育起到指导作用。胡小菁研究馆员对如何界定移动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区别与项目主持人进行了探讨。上海图书馆刘炜副馆长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移动的、智能的,移动信息采集与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希望课题的研究最终能够为移动信息素养教育建立一个指标体系。马和民教授则对研究对象的主体,以及如何建立指标体系,提出了宝贵意见。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意见切实中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课题下一阶段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向。

项目负责人郭劲赤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下一阶段将依据专家的宝贵意见继续对研究方案进行完善,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