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实践哲学框架下的叙事认同理论研究”在闵行校区一楼的人文学术沙龙举行了开题沙龙。参加本次沙龙的有哲学系的葛四友教授、刘梁剑副教授、王寅丽副教授、朱晶副教授、王韬洋博士等师生。
课题负责人张容南首先介绍了叙事认同理论在当今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情况。叙事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传播学中近年来都有较大发展。在哲学领域中,叙事同一性理论超越了传统分析哲学讨论同一性问题的形而上学进路,将这一问题的探讨推进到了实践哲学领域,尤其是应用伦理学领域。接下来她分析了叙事认同理论的不同版本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这些不同的版本对叙事在建构人类认同所起的作用方面有不同看法,但都强调叙事能力对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叙事建构赋予人类行为的意义和目的性。负责人计划重点探讨叙事认同理论在自我认同建构以及道德评价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将叙事认同与能动性和自主性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这一课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回应叙事认同理论面对的诸多批评,以及在自我认同建构的过程中,社会认同和社会叙事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它们应当接受的伦理约束。这些讨论将与当前政治哲学中关于承认政治的讨论、身份政治的争论,以及国家在塑造公民认同中的作用和权力限度问题相关。
在课题负责人介绍完她的写作思路后,与会者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和建议。葛四友教授建议将讨论的范围进一步聚焦,并澄清一些核心的概念,否则课题会流于平庸的铺陈。王寅丽副教授提问,如何评价一个人在受到错误的意识形态洗脑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如国家社会主义对一个青年人的影响。这涉及叙事认同的核心问题,即自我认同与自主性、本真性的关系问题,也是本课题的难点所在。朱晶副教授以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些案例做法为例,为课题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建议。王韬洋博士建议将问题落脚在个人的叙事认同建构,弱化集体认同的讨论,否则课题内容会显得过于庞杂,难以处理。刘梁剑副教授以中国哲学中的名实之辩来探讨认同的名与实,思路独特,颇有启发。在场的研究生同学也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问题。会议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果。这些建议和探讨对于课题负责人下一步开展研究、明确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