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切韵》系韵书的异读成因及语音层次研究”开题沙龙举行。课题负责人赵庸先就课题的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及难点等方法作了介绍。本课题以《切韵》系韵书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对韵书中的异读进行系统性地整理与研究,主要落实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因为许多异读实际上来自方音,这些方音性质切语的存在,是许多学者对高本汉以来中古音构拟的真实性异议的重要原因。辨识这类异读,就是剥离《切韵》中异质语音成分,使《切韵》音系内部一致,从而为中古音的构拟提供一个更科学的材料基础。第二,大量的异读直接来自上古,具有辨义的功能。对这类异读的分析研究,实质上就是揭示上古汉语派生词语的时候有哪些语音手段,这就为汉语历史形态学的建立提供基本材料,作好前期铺垫。第三,本课题将尽可能地收集各种文献中的异读材料,以及前贤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异读作综合性的统观,通过比较厘清材料,归纳异读的出注原则和方法,梳理异读的来源和演变。
与会专家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切韵》系韵书前后相承300余年,而中国古代的文献又几乎都具有“层累式造成”的性质,其历代的演变研究尤其值得重视。异读是韵书中最复杂,也是最有价值的音注材料,承载了大量真实的语音信息,通过解决异读成因的问题,可以帮助解决汉语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
与会专家就课题研究的诸多实际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内容方面,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将分析和归纳《切韵》系韵书异读的来源和成因、探讨《切韵》系韵书异读反映的音义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可靠底本的获得方面,与会专家除梳理了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韵书底本进行尝试性还原。音义关系研究方面,与会专家提出针对《切韵》系韵书释义过简的缺陷,为明晰音义关系,当利用《经典释文》、经传笺注等材料,尤其可以借鉴敦煌文献与语言研究的近期成果,来帮助解决隋唐文献的识读问题,扩大文献资料的补充范围。研究方法方面,与会专家强调,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版本校勘与语言研究的并重,注意结合文献研究和汉语史研究,从异文、音理等方面综合考量,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要避免过于尊重文献或脱离文献进行主观臆测的两个倾向。
本次沙龙为课题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建议。课题负责人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对课题研究的框架、步骤和方法做出适当调整和补充,以进一步提升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