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新文学关系研究(1911-1937)”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6-09-02浏览次数:13

  

625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新文学关系研究(1911-1937)”中期沙龙在出版社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沙龙由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凤媛副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学者包括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洪涛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的张全之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高恒文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郑家建教授、我校杨扬教授、文贵良教授、方笑一教授等。

项目负责人凤媛副教授首先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该课题最新的进展情况。课题目前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对圣约翰大学的校刊《约翰声》(St.Johns Echo)的搜集和整理的工作,通过对上海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社科院图书馆等多处的走访和资料搜集,项目负责人已大致整理出1911-1925年间《约翰声》刊物各期的目录,并在对这些文章资料的整理中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比如找到了四十年代海派著名作家予且以“潘序祖”的原名在《约翰声》杂志上发表的约十一篇用白话文创作的小说、独幕剧以及文艺评论。而这些在以往的予且以及四十年代的海派文学研究中从未被提及,而这些资料的发现,对于课题的论争无疑也提供了更为充分和丰富的证据。项目负责人就这些新的资料,着重探讨了予且的早期创作和20年代圣约翰大学的新文学气氛的关系问题。她指出,予且早期的白话文创作,是和20年代前期圣约翰大学整体上蓬勃涌动的新文学气氛密切相关。通过对1920-1925年《约翰声》杂志的梳理可知,当时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并非予且一人,还有其他不少圣约翰的学生也在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文体形式包括新诗、小说、话剧等。予且(潘序祖)在1923-1925年间,担任了《约翰声》杂志的“特约撰述员”,在其创作的十一篇作品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其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刻画、外在环境渲染以及第一人称叙事的艺术技巧,还是他自述的文艺观点,都流露出新文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同时他也对新文学矫枉过正的一些弊端也提出了批评和反思。项目负责人最后还提出,研究20年代的潘序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40年代的予且以及通俗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比如予且如何做到以“新”化“旧”,通俗文学又是如何整合旧文学的资源和新文学实现一种对接的。

与会专家就项目负责人的发言和项目目前的进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张全之教授指出,这个项目的研究角度非常新颖,涉及到的问题也非常有意义,但希望能够将资料的视野更进一步扩大,比如是否可以加入其它基督教大学的校园刊物进行对比研究;刘洪涛教授提出,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既可以体现在用中文创作的作品中,应该也可以体现在用英文创作的作品中,两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应该更加充分;杨扬教授也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并指出予且作为海派的重要作家,这些早期资料的发现不仅对于予且个人的研究有意义,对于四十年代的海派文学的发展和走向也提供了另一种角度和思维。项目负责人凤媛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表示感谢,并会认真考虑各位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在后面的研究中予以进一步细化、落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