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国家社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分级机制及其动态系统均衡研究”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第二次中期沙龙,沙龙由项目负责人经管学部曹艳春主持。课题组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杨翠迎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邵德兴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鲁於博士生、爱照护总监丁勇、工作人员侯作猛和杨韬等参加了课题讨论。沙龙的主题是: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数据收集与分析。
课题组负责人曹艳春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各位嘉宾和研究背景,以及今后的研究打算。课题的主要思想是:一、老年护理照护分级机理研究。依据老年病学和心理学,研究老年人所需长期照护服务与身体状况的相关性,以生理年龄(身体状况)为主线、其他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活动等)为辅助探索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内容和照护层次升级的内在规律,认为老年人所需长期照护服务内容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到临终关怀,服务内容逐步增多,复杂性逐步提高,存在级次分布。二、老年长期照护大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以爱照护数据为主体进行分析)。包括1、数据收集。含(1)老年人个体数据、健康数据、日常经济数据、情感数据和人际交流数据等。(2)长期照护机构、社区照护中心等相关数据。(3)长期照护服务提供人员相关数据。(4)部门和个人能提供的长期照护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数据。2、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长期照护服务提供机构、服务提供人员、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三、老年长期照护分级机制构建研究。构建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以健康数据为核心指标,经济数据、情感数据和人际交流数据为辅助指标,运用AHP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各指标赋予相应权重,构建综合性的长期照护需求、照护机构和照护提供人员分级评估指标体系。2、试点地区长期照护分级,包括(1)长期照护服务内容(五个级别),(2)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者分级(按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划分),(3)长期照护机构分级。(4)长期照护提供人员分级(包括按服务收费者和志愿者)。
爱照护总监丁勇介绍了追求养老服务的理念。这种理念反对以养老服务项目作为计价单位和评估单位,而是追求养老服务提供后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效果导向的养老服务才是真正为老年人服务。
爱照护工作人员侯作猛介绍了爱照护收集的数据的特点,包括:针对老人个体的时间序列数据、针对老人群体的截面数据和综合的面板数据。数据特点是:数据种类多、跨越时间长数据价值大。
爱照护工作人员杨韬从评估和服务提供的角度介绍了评估方法和指标,包括:基本信息、身体状况调查、社会沟通能力评估、ADL及IADL评估、认知情绪、基本运动功能评估、居住环境评估。照护服务包括:进食介护、排泄介护、入浴介护、个人卫生及更衣介护和基本动作及移动介护。康复服务包括:ADL训练、肌体运动功能训练、步行移动、基本动作和平衡训练。护理服务包括:认知障碍护理、吞咽及语言障碍护理、健康指导、营养膳食指导、个人护理指导和个人健康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杨翠迎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邵德兴教授等进行了课题论证和科研计划探讨,一致同意进行深入合作,共同研究养老服务深层次问题,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