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号下午,上海社科项目“大城市农民工的居住可得性及住房保障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沙龙在社会发展学院528会议室召开。该课题由社会学系赵晔琴老师主持,课题组成员汪慧、谢永祥、刘璐、张乐乐等多位研究生参加。
本次沙龙是近半年课题组田野调查的阶段性汇报。整个沙龙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由张乐乐介绍她对1990年来以来上海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迁的梳理。她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05年以来上海统计年鉴数据的搜集,绘制了1990年代以来上海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图,重点探讨了上海市外来人口分布空间的演变趋势和特点。赵老师肯定了张乐乐对现有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指出希望进一步利用上海的三条环线图来更直观地呈现外来人口的空间演变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课题组成员分别对四个田野调查点的阶段性成果汇报。汪慧以“活动板房:建筑农民工们的临时居所”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她对闵行区的一个建筑工地的活动板房的调查。她通过建筑工地的一天、居住的活动板房、通过亲友关系网来到上海、未来的生活寄托这四个方面向大家呈现了建筑工地的居住生活样态。指出,近年来鉴于农民工群体流动模式的家庭化,建筑工地应该为家庭户的建筑农民工们提供适合多数家庭成员共居的居所。临时居所是目前流入城市的建筑农民工们获得居住的主要途径,由于建筑工地的流动性和短期性,有必要为建筑农民工们在城市的居住进行长远的计划,未来他们可以居住在哪里?如何让建筑农民工们在城市获得更好的居住并且能适应和融入城市?第二位汇报的是张乐乐。她的调查点位于上海远郊区工业园区内的职工集体宿舍。去年末开始她多次进入田野点进行参与观察和访谈,其汇报内容包括“居住满意度”、“工厂的双重‘身份’”、“被区隔的农民工”等,并运用社会学的“相对剥夺感”、“角色理论”以及“区隔化的理论”对其概况进行阐释。第三位汇报人是刘璐。她的调查点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宅基地私房。刘璐分别从“居住意愿”、“居住情况”、“居住环境”、“居住变迁”等四个方面调查点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指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是什么深层动机使得很多外来人口选择在此长期居住?外来人口是怎样选择居住模式的?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是怎么样建构起一种“和谐”的相处模式的?第四位汇报的是谢永祥。他的调查点是民工公寓,即政府为来沪人员提供的保障性住房。该公寓与企业直接签订租住合同,而不是不面向个人。因此入住对象是与工业园区企业签订合同的正式职工。谢永祥从租金、居住满意度、住房设备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公寓入住的现状和问题,并指出公寓所面临的困境,包括住户流动率较高、公寓损耗较为严重等。
赵老师对四位同学的阶段性调查报告给予了肯定,并分别给予点评。希望下一阶段在继续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在报告中能增加访谈内容,结合社会学理论进行深入阐释;对所有被访者进行汇总并列出汇总表等。本次沙龙既是对近半年田野调查的阶段性汇报与小结,同时也明确了下一阶段继续深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