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学术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到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研究员、海原大地震研究者刘伟,著名作家、玉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通海大地震》作者杨杨,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唐山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研究员、唐山大地震研究者黄志强,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汶川大地震研究者耿静四位一线的调查人员做了相关报告;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人类学研究所黄剑波教授、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老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张曦教授做评议嘉宾。沙龙由课题主持人、民俗学研究所王晓葵教授担任主持,来自我校2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列席会议并参加了相关主题的讨论。
首先,由项目主持人民俗学研究所王晓葵教授介绍项目情况。他从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详细阐明课题的相关情况。
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文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张曦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灾害的记忆: ABC的叙事——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羌族”的基调发言。文军教授认为灾区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使其能够更长久地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中;而社会工作在灾区特定场景下应对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恢复社会功能,已成为一种既然的事实与应然的趋势。尤其是在灾后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的增能服务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功能。张曦教授认为西方学者建构了诸多记忆理论,都是普遍记忆论,强调人类共同的生理、心理机制,然而落脚于民族心理(ethnopsychology),通过三例个案,应该能够从自比较文化的角度展现出“民族记忆论”ethno-memory的样态。
四位主题发言人分别围绕自己的研究做了报告。刘伟老师做了“世界劫难——1920年海原环球大震”的主题发言,他通过对1920发生在海原的环球大震的进行追溯,以及对大地震留下的遗迹作了记述和介绍,提出了地震遗迹旅游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杨杨老师做了“通海大地震的记忆及调查”的主题发言,他通过地震亲历及调查研究的经历,再现了通海地震从发生到淹没到再发现的事实,体现重新建构的灾害记忆是在过去记忆储藏和重构中逐渐实现了记忆的更新;黄志强老师做了“唐山大地震的记忆与传承”的主题发言,他分别以唐山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空中生命线》出版记事,唐山抗震救灾先锋中队,唐山凤凰塑像、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活动等内容,讲述了唐山城市的发展史以及唐山大地震记忆与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唐山大地震档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耿静老师做了“汶川大地震的记录与记忆”的主题发言,她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有关灾后记忆传承的初步梳理,说明记忆空间的构建,是当地社会公共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装置,不仅可以抚慰与消解灾害带来的心灵创伤,对世人有警示作用,并在伤痛中得到避灾防灾的知识和经验。
围绕各位发言人的报告,在座老师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黄剑波教授与张曦教授也通过评议,突出了课题研究中的多方位及多学科性,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诸多视角。热烈的讨论以及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