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国家社科项目“中国戏曲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第三次学术沙龙在外语学院一楼103教室举行,沙龙的主题是“昆曲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主持人陈茂庆介绍了课题组研究的相关成果,外语学院老师朱全红教授、吴波教授、李宏鸿博士、课题组部分成员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沙龙。
沙龙主持人陈茂庆梳理了昆曲在美国传播的大致脉络:(1)1930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年代。梅兰芳1930年访美演出的剧目中,包括若干昆曲折子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项馨吾、李方桂、徐樱、张充和等人在美国开始演唱、教授昆曲;由于中美隔绝,这段期间的昆曲传播规模较小。(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一批又一批的昆曲演员和爱好者从中国大陆赴美演出、工作或定居,与早年自台湾赴美的昆曲家联手传播昆曲艺术。多家昆曲研习社相继成立,也深刻影响了一批美国艺术家和学者,在二十世纪末形成一个高潮:陈士争和Peter Sellars各自执导的《牡丹亭》同时在美国和欧洲上演。(3)2001年至今。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在国内外引发了弘扬昆曲艺术的热潮。2006年,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加州大学四个校区成功巡演,把昆曲传播推向又一个高潮。在美国推动或参与昆曲传播的人士多为学养深厚的文化人,昆曲一直是海外曲人生命中的精神寄托。昆曲传播在美国主流社会开展,以中国元素丰富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昆曲在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学术界和艺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如何持续推动昆曲的传播是个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参加沙龙的各位专家展开热烈的讨论。朱全红教授指出,有关昆曲在美国传播的三个阶段的各自特点,应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厘清。昆曲在美国的传播是偶然还是必然的文化现象?论述昆曲和其它剧种在美国的发展还可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挖掘社会和文化根源。李宏鸿老师谈到,与其它剧种相比,昆曲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如果社会各界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推动其它剧种在美国的传播,是否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这些都值得进一步考察。吴波教授指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作为阳春白雪的昆曲的高雅决定了其传播人群和受众的特点。本课题还可从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牡丹亭》等昆曲名作不同译本在美国的接受状况。课题组表示,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在理论上把研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