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楼一楼举行课题组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主持,社会发展学院、城市发展研究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分院系的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们一同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与会成员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的相关进展以及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等内容进行了重点交流和讨论。
文军教授首先基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新情况和亟待被研究的新问题。文军教授强调:随着中国市场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在空间格局、要素结构和组织关系等方面加速解构和重构的转型。在有关于“传统村落将向何处走、又将如何走”这一问题的讨论上,中国学者长期存在两种较为不同的判断:一种可被称为“村落终结论”,另一种可被称为“村落再生论”。特别是以往研究中出现的“主体弱化”的认识取向、“城市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及“散点论述”的方法取向,使我们难以在整体上理解村落转型。为此,有必要需要找回“人(村民)”的维度,通过对村落的类型学分析,重新审视中国村落现代转型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2013-2015年,文军教授先后带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课题组针对“空心村”、“城中村”以及“就地市民化新村”,多次在东、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典型调查。通过访谈式问卷在这三类村落中回收了1421份有效问卷,并收集了丰富的访谈材料和相关经验材料。基于全国15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文军教授向与会成员简要汇报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现代转型及其反思》一文。该研究首先在分析方法主张一种转变,即从村落的“整体论分析”转向“要素论分析”。依据“村落”与“村民”两大转型维度,研究将村落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有村落-有村民型”、“有村落-无村民型”、“无村落-有村民型”以及“无村落-无村民型”。研究聚焦于研究“有村落-无村民型”村落,基于对“村民外移型村落(空心村)”、“都市村民型村落(城中村)”和“乡村市民型村落(就地市民化的新村)”这三类现实形态的经验调查,集中考察并反思了中国传统村落现代转型中“村民”与“村落”之间的转型分离及其带来的村民现代性与村落传统性的共融。
随后,与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依次发言,围绕文章的结构、内容提出了详实的修改建议,并就文章所论及的争议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研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张海娜老师提出:文章中以5个方面展现村民正在发生的现代转型,这5个维度的选择和相关表述应当更具准确性;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沈东博士指出:文章中出现的“无主体”、“城市中心主义”等判断和表述是否会出现用词过当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顾楚丹博士结合自身的研究体会认为:回到“没有‘村民’的村落”的本身,在其研究价值更当得到更多的体现和反思……与会成员还就文章中村落的类型学划分、不同类型村落的比较、文章所涉及经验材料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讨。
最后,文军教授强调要关注中央政策的最新导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成果应当学理和实践两个方面具备引领性。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研究挑战。文军教授还结合课题组的最新成果,就学术论文问题意识、叙述逻辑、写作技巧等方面向与会成员分享了写作经验,并对课题组未来研究作了进一步部署和要求。学术沙龙在热烈的讨论和宽松的研讨氛围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