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人工耳蜗术后儿童电声双模式配戴的中枢听觉处理机制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6-01-22浏览次数:5

 

123日,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课题“人工耳蜗术后儿童电声双模式佩戴的中枢听觉处理机制研究”开题沙龙在田家炳教育书院612会议室举行。参加沙龙的有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孙喜斌教授;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王久菊博士;我校教育康复学系刘巧云副教授、卢海丹博士、张畅芯博士、赵航博士以及本课题组硕博士研究生等十余名师生。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对课题进行了二次开题论证,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得到了进一步细化,课题组明确出了重点研究方向。

会议首先由课题负责人赵航对项目的背景及研究内容做了整体介绍。双耳双模式即听障儿童一侧配戴助听器,另一侧配戴人工耳蜗的助听模式。其配戴效果问题为本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接受植入的听障人群与日俱增,其中90%上为儿童,再加上国家免费人工耳蜗资助项目的推进,术后康复的需求非常巨大。但由于我国听觉康复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很多重要的细节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听障儿童双耳双模式配戴的比例较低。以2009年国家启聪项目为例,820名接受人工耳蜗手术的患儿,术后一年也仅有242名儿童在非植入耳佩戴了助听器,不到30%,远低于非植入耳尚有残余听力的比例。在术后康复教育实践中,家长和康复老师对于双耳双模式配戴常有如下认识上的误区:(1)植入耳蜗后,孩子听得非常好,不再需要助听器;(2)孩子听力差,助听器补偿效果不好,戴上也没用;(3)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信号会混淆,影响聆听效果。本课题力图通过对双耳双模式的中枢听觉机制研究,以实验证据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一方面为国家听障儿童资助项目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意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引起国内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的重视,进一步向家长和老师强调双耳双模式配戴的重要性,以提高听障儿童的康复水平。

在理论探讨方面,本研究将系统性地针对人工耳蜗术后儿童双耳双模式中枢听觉处理机制这一难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将认知神经科学的新方法、新范式应用于听障儿童康复研究领域,充实人工耳蜗儿童中枢听觉处理能力的客观测量手段,最终构建将主观听觉行为测试与客观事件相关电位测试相结合的听障儿童助听效果综合评估模式。

与会专家听取了开题汇报后,重点针对研究目标的细化与技术路线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孙喜斌教授提出听障患者声源定位成为今年国际听力学界关注的焦点,双耳双模式对听障儿童声源能力的影响应予以重点关注;刘巧云副教授提出研究目标应体现如何服务康复实践工作,例如关注人工耳蜗调机差异等问题;王久菊博士提出研究电生理实验的难点在于人工耳蜗伪迹的去除,除了独立成分分析技术外,小波分析技术也开始在此领域展开应用。

通过本次会议,课题组厘清了本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实验技术路线,为圆满完成研究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