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年度总结沙龙在文史哲楼5301会议室举行。课题首席专家王平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韩国汉字研究所罗度垣教授、金玲敬教授和郭铉淑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刘元春老师,以及我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参与了此次会议。
王平教授在2015年年度报告中,首先感谢了合作研究团队韩国汉字研究所的协作精神。王教授说:“由于中韩双方长期的信任与合作,重大课题在善本文献方面得到了韩国汉字研究所以及其他韩方专家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依托国家重大课题,建立东亚汉字资源共享平台,以答谢国家的支持和韩方的帮助。”
王教授向项目助理刘元春老师(上海交大)、子课题负责人蔡梦麒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课题组成员何立民(复旦大学)、张述娟(暨南大学)、李建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邢慎宝(曲阜师范大学)、李恒光(浙江工业大学)、周玲(泰州师院)、肖潇(北华大学)等老师表示感谢,向在读的所有博士及硕士生林明明、李艳飒、张述娟、李凡、崔智博、徐琼玉、安晟秀、冯璐、罗雅丽等表示感谢。正是课题组成员的团结与协作,执着与追求,才取得了项目的预期进展和成果。
随后,王平教授对课题开展一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首先是课题进度。按照申请书计划,需在第一阶段完成文献的全面收集,并制作文献影印版本。目前,字书、词书、韵书、附录(字谱等)等文献的整理与数字化工作,已经完成约四分之一,整个课题进度也在20%左右。
第二是研究成果。依托该课题,课题组成员在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汉字研究》(韩国)、《中国文字研究》(中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等发表了11篇论文。而且计划作为中期成果推出的《中韩传统字书汇纂》20卷,正在进行第三次校对工作。
第三学术沙龙活动。按照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三次学术沙龙活动:重大课题开题报告、子课题负责人系列学术报告、汉字文化性探讨沙龙,每一次沙龙都进行了相关报道,扩大了课题的影响力。(相关报道链接见本文后附录)
王平教授也指出,伴随着课题的展开,课题组成员对研究领域的信心十足,专业研究能力也有所提高,国际视野与眼界的得得到扩展,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相关课题论文6篇,15级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已经逐渐明朗化,正可谓一个国家课题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形成了一个优秀青年学者梯队。
就课题本身研究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专家们在重大课题开题报告沙龙中指出的文献版本问题。由于某些文献版本覆盖页与模糊者较多,仍需继续查找善本。其次是文献处理问题,文献庞大且复杂,数字化整理工作量超大,时间极其紧迫,加之数据的准确性和文献的保真性等要求,还需进一步对文献进行精致化。第三,由于课题组成员分散在中韩两国以及中国的多地多校,造成联系不便,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定期开会,避免重复工作。最后,王平教授号召大家,积极努力,深化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尽快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王平教授总结报告之后,课题组进行互动,中韩与会人员共同就版本和书影处理、历史和地域划分及相关数据库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在继续深化合作研究方面达成了共识。
本次会议,还就王平教授与河永三共同主编的《汉字研究》13辑和《世界汉字通报》第二期的出版问题以及2016年世界汉字年会诸多事宜进行了磋商。
此次年度总结报告会向我们展示了课题在一年之间的成长与不足,对接下来中韩团队课题协作有重要实践指导作用,并且对按时并优质地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产生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