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石刻文献的汉唐间地方社会研究”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5-11-23浏览次数:9

 

1028日上午,牟发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石刻文献的汉唐间地方社会研究课题组,在人文沙龙学术中心举行了第三次阶段性成果报告会。与会的还有历史系部分教师、博士后及研究生。课题组成员、博士生周鼎作了《羌酋董氏与唐代剑南道西山地域社会》的成果报告。报告对唐代西山诸羌中董氏一支的族属来源及其与周边政权的关系、唐政府在西山地区的军政体系等问题展开了考察。论者以新出《董嘉猷妻郭氏墓志》为线索,首先考察了董氏从西羌西南蛮演变进程,指出这一观念变动的背后既有羌蛮混杂”进而融合的社会现实,又与其统领机构的变动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联动关系,还与官修史书《四夷传》的取材机制不无关联。论者从玄宗时代唐廷对西山诸羌控御的强化、藩镇体制下西山“羌汉协同作战机制”的形成、安史之乱西山诸州陷落后董氏在西南防务中的调整三方面,揭示了董氏所处的剑南道防御体系的变迁。

牟发松教授认为周鼎的文章比较成熟,层次清晰,对前人成果的掌握全面系统,观点上创新显著,特别是利用多种石刻资料、敦煌文献论证了仅凭文献史料难以提出、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揭示唐代边境地方社会实况提出了新的个案,表明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章义和教授对论文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文章中“羌汉协作作战机制”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即安史之乱时军事力量并没削弱的剑南道也还是被吐蕃攻破了西山诸州,这种作战机制针对的对象及其在实战过程中的效用仍待进一步地阐释,同时也要注意分析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冲突在实际历史进程中的影响。

报告会上博士生李金阳发表了《〈太平御览•咎征部〉所引“史记”来源考》,对《御览》征引31史记曰进行了比对、考证,认为《太平御览》所引史记为《纪年》之误和《太平御览》所引史记自为一部书这两种学界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在论者看来,史记当来源于《洪范五行传论》,其本附着于《洪范五行传论》中五行、五事、皇极各条之下。牟发松教授认为报告人读书心细如针,论证条理清晰,掌握前人成果充分,同时也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

与会研究生也对上述报告提出了各自的疑问,报告人作了针对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