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全国教科青年课题组在江苏南京调研时,于南京大学知行楼一楼会议厅举行了课题中期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由课题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乔雪峰博士主持,邀请了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资深学者卢乃桂教授、马云鹏教授、操太圣教授等人参与。
首先课题主持人沈伟博士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在过去的半年里,课题组完成了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上海、武汉两地的数据搜集。对两地城区、郊区、城郊结合部的学校质量监控、教师课堂教学评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基本完成了三级指标的内涵界定。同时质性数据的挖掘进一步显示指标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指标背后的“动态结构”才是关键所在。揭示了这一动态机制,有助于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故课题组进一步聚焦到指标中的一个维度“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教师的能量如何在不同区域内发挥、扩散。此议题恰好也对应了政策导向的“教师轮岗”。沈伟博士以上海S区和J区教师流动为个案,分析其所依赖的政策工具(财政型工具、权威型工具、组织型工具、信息型工具)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能量的是基于网络结构的柔性交流机制。这一机制中需要的是多途并举的治理工具(蕴含“能量建设”与“激励”功能),而非单一的政策工具。
其次,课题组成员乔雪峰博士结合江苏南京四校的调研,分析了不同学校之间的互动方式,对“网络”中的结点关系进行了意义赋予。最终也发现只有基于“专业需求导向”的社群流动,才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平行对话的社群结构中,教师能够更好的理解有效教学的特征,并根据班级学生情境做主动的调试;在权威导向的层级结构中,教师更倾向于复制-粘贴的方式对待知识的迁移。
综合课题组成员的报告,卢乃桂教授勾勒出教师能量发挥的路径图。启发课题组成员从Amartya Sen的Capability Approach去看教师的能量发挥。如何看待功能(function),看待可迁移的能力,以及教师本体的状态与所处的环境。操太圣教授也指出有必要去挖掘指标背后的动态生成机制,但不能局限于教师一个观测点上。就教师的能力发挥而言,还要视乎于其主体流动的目的和价值诉求。教师轮岗政策只是背景之一,市场驱动的教师流动则是分化城乡师资的主要动因,对此的制衡机制如何兼顾个人的选择权,可做进一步思考。
课题组成员综合各位专家的建议,计划在后续研究中,从校际、区域之内、区域之间的互动过程多方位探究指标生成与迁移的动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