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日占时期上海叙事研究”工作坊在出版社二楼会议室如期展开研讨工作。
工作坊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晓丽教授组建,此次活动邀请了日占上海时期的文化界人士的遗属参与研讨,他们是:顾冷观之女顾晓悦博士(美国萨福克大学教授)、白华之子吕平先生(现居纽约)、周楞伽之子周允中先生(现居上海)、钟子芒之女杨晓女士(现居上海),以及关注日占时期上海叙事研究议题的专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马以鑫教授、殷国明教授、杨扬教授,上海社科院陈惠芬研究员,《学术月刊》杂志张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张惠苑博士,《探索与争鸣》叶祝弟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陆燕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部分硕博研究生李冉、陈实、谢朝坤、邱晓丹、李丽、吴璇、庄培蓉、徐隽文、徐海玲、何清、孙瑛琦、朱冯芳等参加了工作坊研讨活动。
工作坊议程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场是专家讲座及研讨,第二场是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论坛,最后是圆桌讨论。
第一场会议——专家讲座及研讨,由刘晓丽教授主持,杨扬教授评议。讲座及研讨议题有:一、“顾冷观的上海叙事——从《顾冷观日记》出版谈起”,顾晓悦博士介绍了自己父亲的生平和文学事业,同时介绍《顾冷观日记》的编辑整理工作,该书是顾冷观以日记形式写下的回忆感想录和座右铭。二、“打开尘封的记忆——吕白华和他的文友们”,吕平先生详细介绍他父亲白华的文化事业及旧体诗创作,介绍了吕白华的文人交游,展现了日占上海时期的上海文化界的文化生活,“哭社”、“杯水一盏会”的社团活动。三、“周楞伽在敌占区编辑及投稿的期刊”周允中先生介绍了他父亲周楞伽编辑的刊物《先导》、《万岁》、《国报》等,以及投稿和交友情况,生动讲述了很多名人轶事。四、“沦陷时期的《小说月报》”,《学术月刊》杂志主编张曦博士介绍她的近期研究成果,认为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坛,显示了一种较为独特的面貌,由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陈蝶衣、柯灵主编的《万象》,钱须弥主编的《大众》和周瘦鹃的《紫罗兰》被称为“四大名刊”,撑起了上海文坛的半壁江山,打造日占时期的上海文化。最后杨扬教授高屋建瓴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文学史是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不断重述。
第二场会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论坛,由张惠苑博士主持,陈惠芬研究员评议。主要讨论议题有:一、“‘醉语’与‘戒言’——日占时期的师陀创作”,叶祝弟先生认为在沦陷区作家心态的研究中,上海的“孤岛体验”和北平的“遗民心态”构成一种南北互文,认为傅葆石的专著《灰色上海——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中提出了传统文人三种形态:隐、忠、降,但祛除了历史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提及师陀的《夏侯杞》。该作品以近乎呓语般的独特文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切入考察上海沦陷区文人在乱世心态的独特文本。二、“《上海生活》研究”,陆燕丽老师从《上海生活》的月刊出发,围绕其创刊的始末、与《小说月报的》关系,以及该刊物目录板块展开论述,再现了孤岛时期《上海生活》杂志历经的五年历史变化。三、“周楞伽与《万象》”,邱晓丹博士候选人对《万象》杂志的创刊始末,各时期的笔名作者做了详细分析,着重介绍了周楞伽在《万象》上发表的作品,提出周楞伽的作品与《万象》杂志包罗万象、贴近日常、紧贴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体现和丰富了《万象》的风格特色。第二场会议结束,由陈惠芬研究员进行精彩点评,并对这些青年学者的研究给以肯定。
在圆桌讨论议程,马以鑫教授引言,首先对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进行对比,指出虽然现当代文学历史较短,但对其进行研究独特性和与古典文学不同的意义,并对此次工作坊活动高度认可,认为“日占时期上海叙事研究”工作坊活动是在为某一天新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做准备,为后代回忆现当代文学史作有益补充。
最后在座的教授和青年学者就会议内容做了深入探讨,各抒己见,整场活动气氛活跃。此次“日占时期上海叙事研究”工作坊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该工作坊的研讨推进了“日占时期上海叙事研究”,同时让参与活动的硕博研究生们获取到新的资料、信息和思路,将促进他们科研能力和学术判断力。
此次活动,由“2015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国际化视野下传统人文学科研究生培养和考核体制的探索”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