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教育部一般规划课题“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效应及其管理对策研究”第三次中期沙龙在闵行校区生科楼辅楼上海市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2楼208会议室召开。沙龙由课题负责人、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韩骥副教授主持,日本立命馆大学王韬博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韩昊英教授,上海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安澈副教授,林琳博士等应邀出席了本次沙龙,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旁听。
韩骥副教授首先向到会专家汇报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前沿、本课题的创新点、研究思路、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研究指出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伴随快速城市化,城市在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需求的同时,从自然界大量的开采物质资源,并以存量的形式存在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中,但由于过快的发展、相对较低的物质使用效率、管理上的不善等等因素,使得基础设施中的物质在相对发达国家较短的年限内再次作为代谢产物流入自然环境,再加上目前我国对于资源的再生以及再利用率较低,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惊人的潜在影响。本课题在此背景下,聚焦城市尺度的物质代谢分析,尤其希望通过将传统的物质代谢分析方法与地理科学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相结合,对城市主要基础设施中的物质代谢的时间变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城市物质代谢研究提供一种空间可视化的研究思路。目前本课题基于多源地理与遥感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初步完成了从1980年到2010年的城市基础设施物质代谢时空演变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并基于此,分析了物质代谢与流动的主要时空特征。最后还探讨了将物质代谢分析结果与环境影响,如:将物质消耗与能源消耗、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等研究方向相结合的思路。结果发现,上海市近30年来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建筑物质的消耗巨大,且由于基础设施的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所以在未来到2020年前后将会有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加上城市在应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采取填埋的处置方式,不仅对有限的城市用地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也未能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为我们未来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挑战。
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对课题的创新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就如何梳理总结研究发现、撰写文章、调试结果、扩展研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王韬博士介绍了他对城市给排水管网、高铁网络建设、城市地铁系统等基础设施中的物质代谢研究的最新结果,就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物质强度等指标的本地化给出建议,同时他还建议将传统的物质代谢研究与当前热门的研究议题相结合,如,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物质代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隐含碳排放分析,从而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学科交叉与结果的深入分析等。韩昊英教授从城市用地规划以及应用大数据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认为可以将手机移动端数据应用到物质代谢与可持续管理研究的可能,为本课题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他与会人员也各自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针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韩骥副教授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