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女性民俗学的‘情境化’研究实践——以鲁东南地区乡村女性交往习俗为中心”中期沙龙在法商北楼525举行。沙龙由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主持,民俗学研究所教师徐赣丽、王立阳,以及民俗学研究所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
沙龙一开始,项目主持人王均霞先向大家汇报了项目的相关资料收集情况,接着她提出尝试以“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女性民俗研究”范式来进行研究。
“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女性民俗研究”范式的提出,首先是基于对中国女性民俗研究史的梳理,其次基于对中国民俗学整体研究范式的反思,再次借助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情境化知识”(situated knowledges)概念的启示。再次基础上,研究者试图构拟一种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视线在场,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考察具体情境中的女性民俗实践者与女性民俗文化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范式。整体来说,它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第一,将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置于作为个体的女性民俗实践者身上,强调实践者的个体性,并坚持女性民俗实践者个性的复杂性及其个体价值的不可化约性与不可替代性。对从个体出发归纳群体特质的研究路径抱持审慎的态度,皆因这一路径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游离于群体特质之外的个体的独特个性的价值,并割裂了独立个体复杂多样的多面个性之间的关联性,亦即在根本上否定了个体的独立价值。
第二,将对地方传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与对个人生活史的解读作为理解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在情境中的民俗实践的必要维度。在情境化的女性民俗研究中纳入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考察,从中探寻塑造女性民俗实践者的文化个性的地方性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在具体情境中的民俗实践行为。对个人生活史的考察亦有相似的目的,但与地方传统文化相比,个人生活史中包含了更复杂多样、更具个性色彩的个体人生遭际。主要通过家庭这一场域,具有集体性、模式化等特征的地方传统文化与充满了个体性的个人生活史共同塑造了当下的女性民俗实践者,这成为研究者理解具体情境中的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实践的情境之外的不可或缺的研究线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性民俗实践者体现了哈拉维所强调的主体所具有的“分裂性”。
第三,强调在琐细的日常生活实践情境中考察女性民俗实践者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首先,日常生活实践情境,不仅仅是民俗事件发生的情境,也是流动、琐碎、不构成事件的民俗实践行为发生的情境。其次,将女性民俗实践者置于流动的民俗发生情境中,双向考察女性民俗实践者与传统的互动关系,强调二者的互构性。也即,从女性民俗实践者的视角出发,审视她如何被传统建构以及她如何建构传统。
第四,在情境中考察女性民俗实践者与民俗文化的互动,强调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视线在场,并以其为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首先,女性民俗实践者的视线,并非同质化的女性群体的视线,也非单一不变的视线,而是充满了个体性与情境性的视线,亦即强调植根于具体时空中的、身体在场的、个性化的、流动的、多重的视线。这一视线受女性民俗实践者在情境中因经历与其他人、事、物的互动而产生的角色、地位、心态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在强调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视线在场的同时,也承认研究者及其视线的在场。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而是对话的关系。再次,多元交互主体的视线均不具有超越性,它不是整体的亦不是完成式的,而是局部的、有限的、涉身的,并能承担起相关阐释与说明责任的视线。
在座师生围绕这一研究理念展开了富有启示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