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多民族和睦相处与和谐发展的‘迪庆经验’研究”第三次沙龙在法商北楼525举行。沙龙由人类学研究所刘琪副教授主持,人类学研究所陈赟老师与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老师应邀出席,课题参与人悉数到场,另有数位我校研究生到场旁听。
本次沙龙主要围绕现代化语境下的族群讨论展开,为此,刘琪老师精心选择了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所著的《起火的世界》作为讨论材料。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东南亚、南美洲、中东等地区的案例来论证其普遍性。通过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蔡美儿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危机,主要还是少数族群与多数族群之间的冲突,通过市场的引入,少数族群攫取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民主制度的引入使得政治力量按照人口比例来进行重新划分,这样占有政治优势的多数族群与占有经济优势的少数族群往往发生矛盾,进而发展表现为种族冲突。
基于这本书,本次沙龙围绕着以下几个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在现代的、全球化的语境下,在国家、市场的背景中,“族群”意味着什么?族群身份除了具有工具性角色之外,还有原生性的情感或内涵吗?在个体主义的时代,族群为何有持久不衰的魅力?是否因为个体依旧想要寻找意义,寻求归属?国家在族群冲突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实际扮演的角色又如何?
在沙龙的后半部分,课题参与人之一、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王蕾同学汇报了她的调查发现。王蕾同学指出,她所调查的村子正是现代语境下族群意识复兴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当地人的意愿与国家、市场力量之间存在着“共谋”,并且,族群精英起到了重要的角色。王蕾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即什么是所谓的“文化本真性”?围绕着这个话题,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列举了许多复兴传统的案例。最后,刘琪老师指出,从学术上来说,“文化本真性”其实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正如萨林斯所言,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在与其他文化发生交融,不断变化,很难说哪个时刻的文化才是“真的”。这也可以回应沙龙前半部分提到的关于族群身份的情感性与工具性的讨论——在复兴传统的行动中,没有情感无法达成驱动,但是从动员的目的来看,情感性的因素或工具性的因素很难分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