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特征事实和网络优化研究”中期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召开。沙龙由课题负责人、金融与统计学院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皞主持,金融与统计学院保险与风险管理系教授周延老师,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徐世腾老师出席会议,参与课题的金融与统计学院国际贸易系数名研究生参加了沙龙讨论。
会议首先由课题负责人张皞介绍了课题进展情况、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存在的难点。本领域的文献梳理基本已经完成,并且随时动态追踪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是对最新的多边服务贸易协定——《国际服务贸易协定》是否能够实现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以及是否纳入多边体制框架做出了分析。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在经济计量的工作上,而且基于不同数据集合以及不同变量的模型基本都已经利用R软件编程完成。课题组在此基础上首先完成了一篇论文《中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贸易效应比较》的写作并已经向本领域的期刊投稿。本文是基于可获得的OECD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在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并实证检验了中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贸易效应存在的差异,创新性提出了贸易效应产生的“时间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发达国家间协定的贸易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显著增强;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协定的贸易效应则存在明显波动,负面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明显。贾格迪什·巴格沃蒂指出优惠贸易协定到底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扮演“垫脚石”还是“绊脚石”的角色。其在货物贸易中更多是基于各个协定不同的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导致的“意大利面碗”现象。那么在服务贸易中,是否也会随着协定国的增加,而每个协定的服务市场的开放度也存在着差异而导致类似现象的出现呢?因此我们之后的研究会关注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贸易效应的数量效应,并同样基于引力模型来对其可能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进行实证上的分离和检验。接下来的重点是希望完成课题设计时考虑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的测度,但由于分部门数据的缺失,这部分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虑。
参与该课题的国贸系的研究生介绍了她们关注的重点,其中一位课题组成员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是否有效降低了服务贸易成本的角度进行了文献的检索和梳理,并预期作为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展开研究。
各位老师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模型的设计、相关的问题等。张皞老师在进行了认真总结后,明确了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