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东北文学史(1931-1945)”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5-05-22浏览次数:8

  

513日下午,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东北文学史(1931-1945)”中期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由课题负责人刘晓丽教授主讲,王峰教授做了主要评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审吴芸茜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罗劲草博士以及华师大中文系、外语系、国际关系学院的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刘晓丽教授介绍了课题的完成情况,并且重点讲了课题中的一个章节——伪满洲国文坛的“反殖文学”·“抗日文学”·“解殖文学”。在论述殖民地文学时,一个常见的思考路径是附逆与抵抗,刘教授通过解读“满洲国”文学作品,提出反殖文学、抗日文学、解殖文学这三个概念来透视东北殖民地复杂的文学经验,一方面为中国文人回应日本侵略殖民的方式提供新的理解,另一方面为解读中国战时文学作品提供新的视角。早期的反殖文学是指活跃在哈尔滨文坛的共产党作家和热血文艺青年们在“满洲国”治下的报刊杂志上刊发揭露日本侵略东北殖民东北的文学作品,刘教授以梁山丁的小说《象和猫》和《臭雾中》为例,阐述了“明显遮掩”、“暗渡信息”的反殖文学的叙事特征。随着傀儡国文化统治的加强,一部分作家流亡关内各地形成著名的东北作家群,一部分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创造了影响深远的抗日文学,此处以李辉英的《万宝山》、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为例探究东北作家群的抗日文学,而以人体麦克风方式传播的抗联文学也是战时文学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一部分留守东北的作家从历史在场的角度书写殖民地实际景象和日常生活经验及其伤痕、在“满洲国”出版物上发表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从内面缓慢消解着官方意识形态许诺的“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形成了解殖文学一系,吴瑛在《新幽灵》和《僵花》中对衰败颓废的中产阶级生活的描绘正是对殖民统治的消解。

王峰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高度肯定“满洲国”文学的研究意义。他认为,后世研究者常常是从外部视角去看待当时东北殖民地的作家和作品,往往无法理解殖民地人民的“附逆”与“不反抗”,如果返归到历史情境本身,当时作家的行动与写作的选择其实是可理解的。因此,研究者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还原这个被忽略的历史时代、如何去把握当时的文学经验、如何对其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既要深入其中又要跳出其外去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相当体现研究者的学术弹性和学术技巧。

针对该课题进展情况及重要内容的解读,与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设性意见都大大丰富了课题的设想,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及完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