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徐显芬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边联动关系研究”第一次学术沙龙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此次沙龙由项目负责人历史学系徐显芬教授主持,并从日本邀请了五位研究者,他们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平川幸子老师,日本长崎大学多文化社会学系森川裕二老师,日本宇都宫大学国际学系松村史纪老师,日本新泻大学法学系神田丰隆老师和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清水文枝研究员,同时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张绍铎老师,我校历史学系邓峰,陈波老师与会。
徐显芬首先说明了会议的主旨:这既是她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第一次学术沙龙,更是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对国际学者的远道而来和上海学者牺牲周末的莅临会议表示感谢。
在下午的会议上,徐显芬说明了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边联动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她指出,该研究主要依据日本、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多国解密外交档案,对1970年代中美日三边联动关系进行互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1972年2月中美接近与同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关联性问题。第二,中国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关系问题。第三,“日本方式”与中美建交的关联性问题。接着做了题为“中美日关系的联动性:中美关系缓和过程中的日本问题”的报告。具体分析了在中美关系缓和过程中的一系列谈判中,中美领导人是如何分析和看待日本问题的,指出中美两国强调对日本问题认识的一致性,强调日本军国主义的可怕性,从而使得中美两国认同了在日本问题上的共同利益,美国由此强调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接着的会议由四个报告组成,分别是“中美和解与美国对台湾发展核武器的因应”(陈波),“‘敌人意象’:美国与1976年板门店事件的缘起”(邓峰),“驻菲美军基地的战略定位:卡特政府时期的亚洲战略”(清水文枝)和“卡特政府时期中美建交过程中的台湾问题”(张绍铎)。这些报告都探讨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存在及其对中国乃至中日关系的影响问题。
此外,徐显芬强调了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利用多国外交档案对具体事例进行国际史研究的重要时期,她具体地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外交档案开放情况以及与本课题相关的具体史料信息。而提交会议的所有报告,都是依据多国多边外交档案进行研究的成果。
会上还有近10位博士生和硕士生旁听,最后他们也参与到了讨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