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新时期文学之发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5-04-09浏览次数:5

  

328日,“新时期文学之发生”课题第三次沙龙在湖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立群、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杨庆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徐刚等学者与会,对于“新时期文学之发生”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进程展开论证。

课题负责人黄平向各位师友介绍了目前取得的成果。黄平表示经过一年半的准备与摸索,大致形成了《新时期文学之发生》的课题框架。目前课题拟定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新时期与新时期文学》将结合学界之前的研究,考证“新时期文学”的来龙去脉。课题在这部分尝试分析,“新时期文学”真正有历史力量的起源,源自1978年春天的修宪,而这是以往的研究所全然忽略了的。只有在“78宪法”所规定的“新时期总任务”的视野中理解“新时期”、理解“新时期文学”,才能打开“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能量,从死去的概念变成有生产性的概念,展现其未死方生的历史逻辑。第二章《重建文坛》将分析一些重点刊物的复刊、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会议如作协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等。第三章《新时期文学的内涵》作为重点章节,以“现代化文学”锚定新时期文学的内涵。第四章与第五章将在“现代化文学”之外,分别分析保守派的挑战与现代派的挑战。第六章作为收束,从“潘晓讨论”到《人生》讨论“新人”的诞生。第七章作为结语讨论新时期文学的困境。

张立群就课题结构指出,从学界尚未讨论过的“新时期总任务”切入新时期文学的起源,角度确实新颖,深挖下去的话无疑是开创性的学术工作。但是,新奇的角度往往也是险峻的角度,史料是否完备?逻辑能否自洽?都值得进一步考量。此外,“别立新说”和以往的研究是什么关系,也值得详细阐明。

杨庆祥认为黄平的研究要把握好“世界史”的视角与“中国史”的视角的平衡,近年来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讨论,“世界史”视角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比如讨论“现代化”想象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怎么回应“世界史”视角的挑战,怎么把一个貌似中国内部的问题,以内与外的双重框架来把握,值得进一步思考。

徐刚谈到了课题与以往研究的关系问题,比如怎么看待以往被视为新时期文学起点的“伤痕文学”,如《班主任》这样的作品?“伤痕文学”在生产性上是封闭的文学,怎么开过渡到现代化想象,也即“伤痕”与“改革”文学之间的中介与转换在哪里?这些地方需要有更细腻的文本解读。

沙龙最后,课题负责人黄平感谢与会学者的高见,表示自己的课题要吸取各位师友的建议,把资料做得更扎实,补充更多的作品解读,把课题比较新颖的构想有效地落实在既往的研究基础上,有效地与以往的研究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