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科项目“中学德育课互动教学法实验研究”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5-04-08浏览次数:4

  

39日,国家教科项目“中学德育课互动教学法实验研究”学术沙龙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沙龙中由项目负责人政治学系讲师叶王蓓作报告,汇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学德育课互动教学法实验研究”进展。

本次发言,主要介绍中国师范教育实习阶段的转化问题。转化问题在教师教育中非常著名。指新教师开始教师生涯的时候,其以往接受的教师教育遇到转化困难,而以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发挥以往教师教育的效果,甚至被批评而放弃以往教育的收获,这被称为冲洗效果(wash-out)。教师教育和教师实践之间的鸿沟由什么因素引起,以及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才能更好的服务教师实践,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往的教师教育转化问题研究,侧重于分析理论与实践,何者更加重要,并一一细化分析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实践、教师本身特征、教师起始教学技能、教师在职教学技能。但是,大部分研究比较注意单向挖掘上述各种方面和教师实践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少分析这些方面之间的互动。另外,教师本身特征的影响相关研究也比较少。

当将转化问题相关研究用以解释中国师范生教学实践时,上述两点不足显得特别明显。自2007年中国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中国其最好的6个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一半以上来自农村、落后地区。这些师范生在中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接受师范教育,比如北京、上海。但是,毕业之后,他们又必须返回其户籍所在地,服务于当地的基础教育。而在中国城乡差距之大,是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由此,这些在城市接受的新型教师教育的师范生尚未开始其教师生涯,早在实习阶段,教师教育的转化问题则非常突出。

因此,本发言尝试突破现有文献关于理论还是实践更重要的争议,转而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师范生面临的转化问题。该框架包含三种教与学的文化,即大学前接受的教育文化、大学教师教育文化及实习学校的教学文化,三种文化互动影响,从而引起或削弱转化问题。

本次发言获得与会者的积极反响、建议,如来自马萨诸塞州大学的Lusayo,来自香港大学的罗永华教授等都指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部分研究者则建议,可以参与比较国际教育的亚洲教育小组,该组对乡村教育有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等。